成语意思指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杯觞路酌,弦歌行奏,转相高尚,习非成俗。”
成语意思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成语出处明 朱之瑜《答安东守约问三十四条》:“不能作文,虽学富五车,忠如比干,孝如伯奇、曾参,亦冥冥没没而已!”
成语意思饿着肚子办公事。形容一心为公;勤奋工作。枵:空虚;从公:从事公务。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活地狱》:“要想他们毁家纾难,枵腹从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个。”
成语意思比喻欲望有限。语本《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成语意思烦:烦燥;技痒:指某人想表现其技艺以显示于人。形容擅长及爱好某种技艺,一遇机会就急于表现的情态。
成语出处晋·潘岳《射雉赋》:“屏发布而累息,徒心烦而技痒。”
成语意思薰风:和煦的风;愠:怨恨。温和的风可消除心头的烦恼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成语意思指边远偏僻的地区。
成语出处宋·李清照《后序》:“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成语意思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成语出处唐 李白有《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诗。
成语意思见“遐方绝域”。
成语出处宋·陆游《上殿札子》:“庆历,皇佑之盛,复见于今,虽遐方绝壤,皆当梯航而至矣。”
成语意思同“兴灭继绝”。
成语出处汉·班固《两都赋》序:“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
成语意思比喻违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损。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成语意思以橡实作饭,芜菁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成语出处《梁书·安成王秀传》:“或橡饭菁羹,惟日不足;或葭墙艾席,乐在其中。”
成语意思佛教语。指西方净土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成语意思见“相见恨晚”。
成语出处宋·吴儆《念奴娇》词:“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
成语意思皮肤洁白如雪,容貌美艳如花。形容女子的美丽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成语意思旋复:回旋往复;回皇:盘旋,回转。形容乐声的回旋往复、抑扬髙下
成语出处汉·马融《长笛赋》:“泛缆溥漠,浩浩洋洋,长远广引,旋复回皇。”
成语意思省:察看。观察各地风俗民情
成语出处《周书·窦炽传》:“得一睹诛剪鲸鲵,廓清寰宇,省方观俗,登岳告成,然后归魂泉壤。”
成语意思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借着诺蒙坎停战协定的订立和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传闻,掀风鼓浪,挑拨中苏两大民族间的感情。”
成语意思省:察看。观察各地风俗民情
成语出处《周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成语意思宵分:夜半。半夜还没有就寝。形容学习和工作勤奋
成语出处《魏书·崔楷传》:“日昃忘餐,宵分废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