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很快得到,不久又失去。形容得失都很快。
成语出处吴玉章《荣县独立》:“十数州县,但都旋得旋失,没有得到巩固。”
成语意思形容小规模地开展工作
成语出处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因为我们讲的战争不是小打小闹,是世界战争。”
成语意思指兄弟之间发生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阋:争吵;争斗。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成语意思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成语出处宋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成语意思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舍弃
成语出处宋·曾巩《祭亡妻晁氏文》:“我扶我翼,共处穷羁,锄荒补漏,细大无遗。”
成语意思得:适合,契合。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成语意思睹:看见。以能尽量早看到为快乐。形容急切盼望看到。
成语出处唐 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凰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成语意思相得:彼此投合;间:嫌隙。彼此投合,没有隔阂
成语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一旦相遇,遂不觉胶之投漆,相得无间,宜其倾倒之至也。”
成语意思见“校短量长”。
成语出处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楼伊侈谋,将易储皇。公陈不可,校短推长。”
成语意思手足:比喻亲密。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形容彼此间关系亲密无间
成语出处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
成语意思比喻年纪轻就建立功业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成语意思谑:开玩笑;虐:侵害,伤害。开玩笑近于伤害人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3回:“这等议论,谑而近虐。”
成语意思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成语出处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成语意思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成语意思见“洗耳恭听”。
成语出处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哥哥才学,与在下不同,有什么名人名书,前皇后代,哥哥讲说些儿,小官洗耳拱听。”
成语意思携:牵引。指不分老幼全部出动。形容人群聚集
成语出处巴金《谈》:“有时候一天中间谣言四起,居民携儿带女搬进租界。”
成语意思系:结。光挂着却不吃。指中看不中吃的东西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吾岂綔瓜也哉!鄢能系而不食。”
成语意思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成语意思虚:空;淈:枯竭。比喻越虚心求知,知识就会越渊博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蘥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
成语意思谑:开玩笑。开玩笑而不使人难堪。
成语出处《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