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显:明显。很明显;极容易看清。
成语出处宋 王安石《洪范传》:“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难知,莫若质诸天物之显而易见,且可以为戒也。”
成语意思虚:空虚。力量虚弱而故意表现虚弱,使敌人反误以为强大
成语出处《草庐经略·虚实》:“虚而虚之,使敌人转疑以我为实。”
成语意思行:从事;成:成功。虽然行动了但没有成功。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成语出处《周易·乾》:“文言曰: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费用也。”
成语意思辅:帮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成语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有你的勇猛进取,就不能无我的审慎周详,这就叫作相辅而成。”
成语意思指海上风雨。
成语出处梁启超《记东侠》:“其在岛也,小屋一间,咸风蛋雨,虽丈夫所不耐。”
成语意思旧喻兄弟相爱,临难争死。
成语出处《后汉书·赵孝传》:“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
成语意思犹仙风道骨。
成语出处明·屠隆《彩毫记·泛舟采石》:“老爷身着宫锦袍,头戴华阳巾,仙风道气,轩轩霞举。”
成语意思如流星飞落,如闪电急驰。形容十分急速或事情非常紧急。
成语出处元 施惠《拜月亭 奉命和番》:“合火速便驰驿,等回音,星飞电急。”
成语意思比喻违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损。
成语出处《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成语意思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后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
成语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
成语意思见“心腹重患”。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成语意思袭:因袭;蹈:蹈袭。因袭俗套,循蹈旧轨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与舒君书》:“世人或不察其立辞之说,而徒取其所谓袭凡蹈故,缀缉成篇者。”
成语意思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唐 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成语意思犹言仙风道骨。
成语出处宋·苏舜钦《朝奉大夫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襟上高爽,有仙风道格,日与二三逸人,放意于江山之间。”
成语意思绣佛:刺绣的佛像;长斋:终年吃素。形容修行信佛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君来,固可图白头偕老,否则,绣佛长斋以了余生。”
成语意思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成语出处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成语意思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成语出处西汉 扬雄《法言 学行》:“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成语意思兴:兴起。把废除和消亡的事业再复兴、保存起来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拜郡》:“问亲邻兴废存亡,叙风烟悲楚哀伤。”
成语意思虚:空。空费唇舌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2回:“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恐虚费词说。”
成语意思枵:空虚;枵腹:饿肚子;重趼:层层老茧。形容忍饥挨饿,长途跋涉的情况
成语出处《清史稿·方观承传》:“岁与兄永徒步至塞外营养,往来南北,枵腹重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