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成语出处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成语意思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夫讨恶翦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成语意思讨:征伐;剪:斩断。征伐和铲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夫讨恶剪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成语意思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成语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莎士比亚”》:“末一句是客气话,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
成语意思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成语意思见“同恶相济”。
成语出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曹汝霖》:“要之官官相护,同恶共济。”
成语意思拖:牵引。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成语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拖儿带女的,起五更,熬半夜,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成语意思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成语出处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复可取。”
成语意思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成语出处相传龟兹国王与乐人于大山间倾听风和水声,感兴而制乐。唐 王建《霓裳辞》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成语意思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扬戏传》:“宗计于朝,或异或同,敌以乘衅,家破人亡。乖道反德,托凤攀龙。”
成语意思指狂暴肆虐的风雪。
成语出处元·方回《春晴》诗:“饕风虐雪到家林,才喜晴春已深。”
成语意思疾速飞跃;迅疾前进。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
成语出处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三章:“进步文化的突飞猛进,虽有利于国家民族,虽有利于人民大众,但却是顽固派反动派的莫大的障碍物。”
成语意思比喻招摇撞骗。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这杨大郎,名唤杨先彦,绰号为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
成语意思付:给予。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也指难得的好机会。同“天假良缘”。
成语出处《群英类选 〈鲛绡记 鲛绡会合〉》:“到今日天付良缘重聚首。”
成语意思缕:详尽,细致。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
成语出处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书之门目,条分缕晰,由浅入深,由繁反约。”
成语意思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成语出处《明史 五行志一》:“而传说则条分缕析,以某异为某事之应,更旁引曲证,以伸其说。”
成语意思鼍:扬子鳄。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成语出处宋·苏轼《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成语意思谓逐条逐节进行分析。
成语出处《新唐书·崔义玄传》:“义玄有章句学,先儒疑缪,或音故不通者,辄采诸家,条分节解,能是正之。”
成语意思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肥:肥肉;瘦:瘦肉。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说个是,只要拣精拣肥,我也犯不着要效他这个劳。”
成语意思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