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成语意思过分地贪图规模大而全面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见“天夺之魄”。
成语出处宋·沈作喆《寓简》卷七:“[古人]谓事大谬而谋拙,曰天夺其魄。”
成语意思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
成语出处《清史稿·恂勤郡王允题传》:“今允题居马兰峪,欲其瞻仰景陵,痛涤前非。”
成语意思犹言开天辟地。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
成语意思谓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成语意思指小偷小摸。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那个弟子孩,不似好人,偷东摸西,打发他去了吧。”
成语意思因跑得太勤、太快,把人家的门槛都踢断。讽刺那些溜须拍马的走狗们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天知地知,自己也问得过良心,确实没有说假话、做坏事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
成语意思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成语出处《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成语意思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成语意思天道:天理;昭彰:明显。指老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如此剧贼,却被小孩子算破了,岂非天道昭彰。”
成语意思犹言推三阻四。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东主西,可甚么‘三从四德’,那些个‘家有贤妻’。”
成语意思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晋书·温峤传》:“天夺其魄,死期将至。”
成语意思上天褫夺其年寿。谓不能享其天年。
成语出处清·顾贞观《栩园词弃稿》序:“渐有应者,而天夺之年,未口,辄风流云散。”
成语意思犹天诛地灭。比喻为天地所不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
成语意思见“天地诛灭”。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0回:“若有瞒昧,天地诛戮。”
成语意思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成语出处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为此说者,既不肯同德一心,以成人之美,使生者竟此外交之绪,则亦已矣。”
成语意思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成语出处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万众一心,同德协力,共逐白山之兽,追还我黄帝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