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同“溯流穷源”。
成语出处《元史·隐逸传·杜瑛》:“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
成语意思溯:逆流而上。往河流上游寻找发源的地方。比喻寻求事物的根源。
成语出处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事部二》:“春秋之时,善论姓氏者,鲁有众仲,晋有胥臣,郑有子羽,而其它诸子无称焉。溯流穷源,若斯之难也。”
成语意思犹言运气旺盛。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起初沈将仕神来气旺,胜采便跟着他走,所以连掷连赢。”
成语意思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成语意思同“死中求生”。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合我师傅父女两人,费了无限精神,成全得我转祸为福,死里求生,重归故里。”
成语意思厉:连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意思是涉浅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没有用,只得连衣服下水。比喻处理问题要因地制宜。
成语出处《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成语意思精神气息流畅通达。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第一问》:“夫弈叶承平,法守已定,庶事循习,玩猲易生,而君臣之相与如此,是以神流气鬯,天地太和。”
成语意思亲身来到某个地方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而曹公已临其境。”
成语意思见“熟路轻辙”。
成语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一任恁地网天罗,怎禁俺熟路轻车。”
成语意思同“屎屁直流”。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三回:“又闻得禁烟要用强硬手段,更急得屎流屁滚。”
成语意思寿陵:古燕国地名;匍匐:伏地而行。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来所会的东西也忘掉了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可谓寿陵匍匐,非复邯郸之步。”
成语意思把瓜捺在水里,放手便浮起。形容不能容纳。
成语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成语意思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
成语出处欧阳山《苦斗》:“那时候,一个个青年人都是神龙马壮,气吞牛斗。”
成语意思耍两面手法,表里不一,指对斗争双方都采取敷衍的行为
成语出处毛泽东《的序言和按语》:“反革命分子怎样耍两面派手法呢?”
成语意思哀伤亡国之辞。
成语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磨,中心摇摇。”《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
成语意思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晋史·下卷》:“杨光运统兵攻广晋,逾年无功,晋主怕师老民困。”
成语意思敲锣打鼓。形容大声吵闹。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8回:“翻筋斗,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无所不为的玩耍。”
成语意思从砂子里淘出黄金。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
成语出处《诗刊》1977年第9期:“他曾经废寝忘食捞砂样,砂里淘金喜见一组一组新油层。”
成语意思把夹有金粒的沙砾在水中荡涤;以去沙取金。比喻极其难得或非常不易。
成语出处唐 德行禅师《四字经》:“沙里淘金。”
成语意思同“殊涂同归”。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指在于崇礼义,退财利,复往古之道,匡当世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