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成语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吴利府》:“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
成语意思指描写男女情爱的诗歌。
成语出处明·杨循吉《蓬轩吴记》上卷:“其集多桑间之咏,不足传也。”
成语意思指男女之间的约会。
成语出处清·唐仲冕《介如居士遗事》:“美人者某指挥使女也,慕伯虎才名,暗以手书订桑间之约,期以八月十五试毕赴之。”
成语意思指淫靡的音乐。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音初》:“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
成语意思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骨肉团聚,不过欢笑一场,以此收锣罢鼓,有何趣味。”
成语意思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形容菜肴丰富。
成语出处《晋书 石崇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成语意思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事款则圆,你且住啼哭,休得叫骂。”又第二十五回:“你老人家不要著急,这可是急不来的事,事款则圆。”
成语意思兽陷困境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
成语出处《宋史·谢晦传》:“然归死难图,兽困则噬,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成语意思《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喻功败垂成。
成语出处《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
成语意思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宋·李廷忠《卜算子·萧计议席上》:“雅兴杂鱼龙,妙算回鸾凤。莫道司空眼惯,还入清宵梦。”
成语意思许多人辗转相传。
成语出处茅盾《第二天》:“于是接连地来了许多十口相传的‘战报’,日本海军司令部已经被我方占领了。”
成语意思顺:顺便。随便说话聊天
成语出处朱自清《择偶记》:“听差原只顺口谈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成语意思极言年代久远。
成语出处明·刘基《沁园春》词:“任龙蛇歌怨,桑榆烟尽,山枯石死,毕竟何成。”
成语意思枯:干枯。石头干裂,松树老朽。形容历时极为久远
成语出处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成语意思极言历时长久。
成语出处郭沫若《女神·湘累》:“我们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望到水枯石烂了。”
成语意思阔:宽,广阔,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不得相通。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音书谁送,知隔着关山几重,见面今水阔山高,促急里怎觅鳞鸿。”
成语意思用绳索捆绑
成语出处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12章:“他们都被绳捆索绑,在村民的前面站着。”
成语意思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成语出处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