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收集离散者。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彧传》:“若绍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
成语意思见“收离纠散”。
成语出处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收离聚散,咸安其居。”
成语意思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道你是聪明的卓氏,我道你是俊俏西施,怎肯便手零脚碎窃金赀,这都是崔通来妄指。”
成语意思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后以“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
成语出处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成语意思直到石头变土,江水干涸。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成语出处《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王骥]乃与思禄约,许土目得部勒诸蛮,居孟养如故,立石金沙江为界,誓曰:‘石烂江枯,尔乃得渡。’”
成语意思俱:都。指边说边哭,形容极其悲恸、哀伤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裴度《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每一言一誓,声泪俱发。”
成语意思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只不过这会子输了几两银子,你们就这么三六九等儿的了。”
成语意思水陆:指水上和陆地上出产的山珍海味。各种山珍海味都有。形容菜肴丰盛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当日王都尉府准备筵宴,水陆俱备。”
成语意思尸禄:受禄而不尽职。受禄而无作为,有害政事
成语出处《晋书·刘颂传》:“贤能常居位,以善事訚劣,不得以尸禄害政。”
成语意思谢:脱落。指河水流逝,花儿也凋谢了。形容景色凋零残败,用来比喻局面残破,好景已不存在,无法挽回。亦作“花谢水流”。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水流花谢,春事竟茫然。”
成语意思形容描绘生动逼真
成语出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七》:“呈辞上说得生龙活现,不由你不核准。”
成语意思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成语出处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暑来寒往,地久天长,神哉华观,永配无疆。”
成语意思倏:极快的;忽:突然。指来去迅速
成语出处晋·潘岳《射雉赋》:“栎雌妒异,倏来忽往。”
成语意思旧时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罗刹海市》:“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耳!”
成语意思①喻飘泊不定或踪迹无常。②比喻时过境迁。
成语出处唐·温庭筠《宿城南亡友别墅》诗:“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成语意思直到石头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成语出处清·倪会鼎《与人书》:“倘邀数行,与贵通家商此数种,传之通邑大都,此为寿我先人,虽石泐海枯,义存无斁。”
成语意思生:生硬。比喻牵强附会
成语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张金龙带着人,把小梅生拉活扯的弄回去了。”
成语意思直到石头变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
成语出处清·王维城《新乐府》之二:“报施适当非为过,虎头蛇尾事可耻,石烂海枯团体固。”
成语意思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他是诗礼人家,又有庄田地土,颇过得日子。”
成语意思驾轻快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很容易。
成语出处宋·张榘《摸鱼儿·为赵懒窝寿》词:“君看取,世道羊肠曲折,依然熟路轻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