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
成语意思冤有冤头,债有债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须找为主的人。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剑门安分庵主》:“卓拄杖一下,曰:‘冤有头,债有主。’”
成语意思还有儿童的心态。指年龄虽然大了,仍有像儿童一样单纯的心态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
成语意思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成语出处《隋书 薛道衡传》:“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
成语意思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7回:“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静,原是祀水关镇国寺中长老;后因云游天下,来到此处。”
成语意思殷殷:震动声;田田:宏大的声音。形容声音宏大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向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成语意思殷殷:众多的样子;屯屯:富足的样子。人口众多,财物充足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国疾》:“文、景之际,建元之始,民朴而归本,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
成语意思泄:众多;沓:重复。指话多而重复或做事拖拖拉拉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成语意思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成语意思友:兄弟相敬爱。形容兄弟之间互相敬爱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成语意思邦:国家。指关键时刻一句话可以关系到国家的兴或亡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一言而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
成语意思佛家语;认为冤仇终会有报应。也指仇人互相报复。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又谁知苍天有眼,偏争他来早来迟,到今日冤冤相报,解愁眉顿作欢眉。”
成语意思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成语意思珠:眼珠。长着眼睛没有眼珠。比喻没有识别人或事物的能力。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熏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成语意思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成语意思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成语意思谓不正当的言行。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虔州学记》:“淫言诐行诡怪之术,不足以辅世,则无所容乎其时。”
成语意思形容同女性亲热昵爱。
成语出处宋·柳永《法曲献仙音》词:“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
成语意思原原本本。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且说这段故事出在那个地方,甚么人家,怎的起头,怎的了结?看官不要性急,待小子原原委委说来。”
成语意思同“有眼无珠”。
成语出处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都只因气送了人,到底成何用。谁知你有眼无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