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苍蝇头,蜗牛角。比喻微小的名利。
成语出处宋 赵师侠《水调歌头》:“蝇头蜗角微利,争较一毫芒。”宋 刘清夫《玉楼春》词:“蝇头蜗角都休竞。万古豪华同一尽。”
成语意思本指以谦让取得德行的进步。后指用退让作为手段求得前进。
成语出处汉 扬雄《法言 君子》:“昔乎颜渊以退为进,天下鲜俪焉。”
成语意思谓没有根据信口乱说。
成语出处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成语意思见“以汤止沸”。
成语出处《淮南子·原道训》:“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是故鞭噬狗,策蹄马,而欲教之,虽伊尹、造父弗能化。”
成语意思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
成语出处《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周易·系辞上》:“二人凡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成语意思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成语意思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
成语出处《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成语意思装饰华丽的楼台宫阙。多指神仙居处。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中秋望月》:“丹桂飘香清思爽,人在瑶台银阙。”
成语意思怡:安适。小鸟住在安适的堂屋里。比喻身处险境也不自知的人。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怡堂燕雀,不知后炎;瓮里醯鸡,安有广见。”
成语意思见“渊渟岳峙”。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执经衡门,渊渟岳立,宁洁身以守滞,耻胁肩以苟合。”
成语意思亦作“夭桃秾李”。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②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成语意思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成语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成语意思形容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贼兵云屯雨集,围定城池,布军与战不利。”
成语意思形容众多的人物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春科》:“天下英才,云屯蚁聚。”
成语意思利用天时,顺应地利。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公孙术传》:“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所谓用天因地,成功之资也。”
成语意思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成语出处《南史 孔休源传》:“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成语意思蟾:蟾蜍。月宫中的玉兔和银蟾。指月亮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中秋月》诗:“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成语意思见“雁塔题名”。
成语出处宋·林光朝《次韵奉酬赵校子直》:“雁塔新题墨未干,去年灯火向秋阑。”
成语意思比喻盗弄政权。同“移天易日”。
成语出处《北史 广阳王深传》:“往者元叉执政,移天徙日。”
成语意思同“云屯雨集”。
成语出处明·邵璨《香囊记·败兀》:“丘爷爷手下猛将如虎,战士如蜂,云屯星聚,布满四方津要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