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古代成语大全

古代成语大全

  • 以功赎罪

    yǐ gōng shú zuì

    成语意思赎:抵偿。用功劳抵消罪过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凌统传》:“以功赎罪。”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偃革尚文

    yǎn gé shàng wén

    成语意思停息武备,注重文教。

    成语出处《新唐书·萧俛传》:“穆宗初,两河底定,俛与段文昌当国,谓四方无虞,遂议太平事,以为武不可黩,劝帝偃革尚文。”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衣冠甚伟

    yī guān shèn wěi

    成语意思伟:壮美。衣着打扮壮观美好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运乖时蹇

    yùn guāi shí jiǎn

    成语意思同“运蹇时乖”。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三回:“这是弟子运乖时蹇,异事非常。”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引鬼上门

    yǐn guǐ shàng mén

    成语意思比喻招来坏人。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却叫得‘引鬼上门’,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罢了。”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连动式成语古代成语
  • 勇冠三军

    yǒng guàn sān jūn

    成语意思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

    成语出处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勇贯三军

    yǒng guàn sān jūn

    成语意思贯:通“冠”,第一;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吾想黑身有异术,勇贯三军,吾非敌手。”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余膏剩馥

    yú gāo shèng fù

    成语意思见“残膏剩馥”。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景道》:“景道喜丹青,而无贵公子气,盖亦余膏剩馥所沾丐而然。”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国三公

    yī guó sān gōng

    成语意思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阳关三迭

    yáng guān sān dié

    成语意思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成语出处唐 王维《渭城曲》诗:“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衣冠扫地

    yī guān sǎo dì

    成语意思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人不重名节,丧尽廉耻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留远亭》诗序:“诸酋又族妇抱刘以为戏。衣冠扫地,殊不可忍!”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忧国恤民

    yōu guó xù mín

    成语意思恤:体恤。忧虑国事,体恤百姓

    成语出处汉·徐幹《中论·谴交》:“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民,谋道讲德也。”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以宫笑角

    yǐ gōng xiào jiǎo

    成语意思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成语出处北齐·刘昼《新论·文武》:“今代之人,为武者则非文,为文者则嗤武,各执其所长而相是非,犹以宫笑角,非适才之情,得实之论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衣冠枭獍

    yī guān xiāo jìng

    成语意思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邀功希宠

    yāo gōng xī chǒng

    成语意思求取功名和宠信。

    成语出处明·王琼《双溪杂记》:“苟以迎驾为名,自可邀功希宠。”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腰鼓兄弟

    yāo gǔ xiōng dì

    成语意思腰鼓: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比喻兄弟辈里居中的的那一个较差。

    成语出处《齐书·沈冲传》:“冲与兄淡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偃革为轩

    yǎn gé wéi xuān

    成语意思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

    成语出处《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革者,革车也;轩者,赤黻乘轩也。偃武备而治礼乐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与古为徒

    yǔ gǔ wéi tú

    成语意思古:古人,古代;徒:同类人。同古人做朋友。借古讽今或推崇古人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内直者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忧国忘身

    yōu guó wàng shēn

    成语意思忧:忧虑。一心忧虑国事,忘了自身安危

    成语出处《晋书·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考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以规为瑱

    yǐ guī wéi tiàn

    成语意思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

    成语出处《国语·楚语上》:“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