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谓凶狠地残害人。
成语出处《新唐书·王鉷传》:“林甫方兴大狱,撼东宫,诛不附己者,以鉷险刻,可动以利,故倚之,使鸷击狼噬。”
成语意思矜:自以为贤能。自以为勇敢过人
成语出处明·周承邦《兵家要领·戒骄篇》:“骄则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成语意思说话尖酸刻薄,脸皮厚,腹中没有真才实学
成语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成语意思欲进又退,欲言又止。形容奴颜婢膝,畏缩不前的样子。
成语出处语出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汙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成语意思枕籍:纵横相枕而卧。比喻沉溺于诗书之中,没有真本领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殊路》:“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
成语意思桀:夏末暴君;虐:暴行。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成语意思同“助桀为虐”。
成语出处邹韬奋《信箱期望》:“因为无条件的生存,同流合污助桀为恶的生存,虽生犹死,乃至生不如死。”
成语意思同“助桀为虐”。
成语出处《史记·田单列传》:“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有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
成语意思比喻贪小失大。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争鸡失羊,亡其金囊。”
成语意思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成语出处《汉书 夏侯胜传》:“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成语意思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成语出处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成语意思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成语出处元·汤式《一枝花·赠人》套曲:“论文时芸窗下摘句寻章,论武时柳营内调丝弄竹。”
成语意思见:出现;踵:脚后跟,指鞋后跟;决:裂开。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让王》:“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成语意思踵:脚后跟,伢指鞋后跟;决:裂开。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成语意思见“捉衿见肘”。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成语意思茧:蚕茧;缚:缠裹。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成语意思比喻外表好看,其实不中用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4卷:“却而今没蛇得弄,中看不中吃,要来无干。”
成语意思谓命中注定要遇到灾难。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他竟要弄得到一处,这人也就算个遭劫在数的了!”
成语意思凿空:缺乏根据,牵强附会。比喻本来缺乏根据,却挖空心思穿凿附会地作出论断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学》:“固不可凿空立论,然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论。”
成语意思比喻嘴笨,没有口才。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