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罪魁祸首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
成语意思心中愁苦,神智像喝醉了一样
成语出处《唐太宗入冥记》:“今受罪犹自未了,朕即如何归得生路?忧心若醉。”
成语意思见“余音绕梁”。
成语出处晋·张华《博物志》卷八:“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遗粮,过雍门,鬻歌假食而去,馀响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成语意思犹言同心同德。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成语意思犹言吐故纳新。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术,即吐纳术。
成语出处晋·陆机《列仙赋》:“引新吐故,云饮霞餐。”
成语意思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成语出处明·叶宪祖《鸾鎞记·喜谐》:“若是云心水性情分寡,怎供出梦蝶寻花。”
成语意思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成语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景公意兴索然。左右问曰:‘将回宫乎?’景公曰:‘可移於梁邱大夫之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仙人岛》:“绿云顾父曰:“圣人无字门人者,‘孝哉……’一句,即是人言。”王闻之,意兴索然。”
成语意思①谓迎来新的,送走旧的。②特指妓女生涯。
成语出处《汉书·王嘉传》:“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
成语意思见“迎新送旧”。
成语出处唐·元镇《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曷若且仍其旧。”
成语意思在心中自问自盘算。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以心问心,忽然道:‘有计了。’”
成语意思表面上很空虚,实际上作好了充分准备;表面看来准备很充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32章:“但臣与逆贼周旋三年,深知逆贼狡计甚多,常常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成语意思同“烟消云散”。
成语出处巴金《海的梦》后篇一:“我很疲倦,但是我觉得畅快。在流了这么多的眼泪以后,这许多日子来的阴郁的思想都烟消雾散了。”
成语意思贻:遗留。给千秋万代的人留下笑柄
成语出处宋·刘敞《论温成立忌》:“何况宗庙大礼,至尊至重,岂可以一时之宠,独决圣心,义有僭失,贻笑万世,亏损盛明,悔不可追。”
成语意思觅:寻找;孙仲谋:孙权。无处寻找出英雄孙仲谋那样的人了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成语意思疑:疑虑。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成语意思有愿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
成语出处南朝·梁·惠皎《高僧传·义解·竺法旷》:“贫道必当尽诚上答,正恐有心无力耳。”
成语意思见“一泻千里”。
成语出处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时而显现,时而潜伏,时而迂回旋绕,蓄势不前,时而急转直下,一泻万里。”
成语意思愧:惭愧,羞愧。从心里感到没有什么可愧疚的。指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而心境坦然。亦作“于心不愧”。
成语出处宋·王令《谢刘成父》:“尘埃隔眼逢何晚,气类相期久愈坚,以义求人今遂得,于心无愧果为贤。”
成语意思长途跋涉不能用急速的步子。比喻完成重大任务,不能急躁
成语出处《后西游记》第十回:“远行无急步。此去灵山,路程遥远,老师忙也不在一时。”
成语意思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
成语出处《旧唐书 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