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同“言听计从”。
成语出处《宋史·司马光传》:“光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徇社稷。”
成语意思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闭门足病非高士,劳作云心鹤眼看。”
成语意思喻事物消失,不见踪迹。
成语出处元·刘祁《〈归潜志〉序》:“向日二十余年间所见富贵权势之人,一时煊赫如火烈烈者,迨遭丧乱,皆烟销灰灭无余。”
成语意思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成语出处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成语意思形容法术神妙或手段高超。
成语出处明 叶宪祖《团花凤》第四折:“你道是移星换斗少人知,又谁知藏鹦隐鹭须见。”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七回:“缚怪擒魔称第一,移星换斗鬼神愁。”
成语意思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同“蚁穴溃堤”。
成语出处清 钱谦益《向言下》之五:“蛇螫断腕,蚁穴坏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汉者也。”
成语意思形容极度高兴。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只乐得他手舞足蹈,眼笑眉飞。褚一官等在旁看了,也自欢喜。”
成语意思哕:呕吐;沥:滴。吐出心,流出血。比喻费尽心思和精力
成语出处明·沈榜《宛署杂记·志遗六》:“读公当时十失四事诸疏,盖皆哕心沥血之诚也。”
成语意思见“月下老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栓的,再不能到一处。”
成语意思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记载:唐朝韦固路过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婚姻簿子。指媒人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三折:“你权做个撮合山主亲的月下老,俺两个衔环之报,成就了碧桃花下凤鸾交。”
成语意思用尽心计和力量。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破天阵》:“如今圣人招贤纳士,豁达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则要你用心竭力也。”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见“玉箫金管”。
成语出处唐·李白《江上行》:“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宋·周邦彦《蓦山溪》词“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成语意思比喻难以作到的事。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八戒道:‘莫管,我这一去,钻冰取火寻斋至,压雪求油化饭来。’”
成语意思用刑罚遏止刑罚,意谓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成语出处《商君书·靳令》:“行罚,重其轻者,轻其重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高亨注:“‘轻其重者’一句是衍文,《韩非子·饬令篇》无,是其证。”又《去强》:“以刑去刑,国治。”
成语意思贻:遗留。给千秋万代的人留下笑柄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7回:“到底甘尽苦来,一身不保,落得贻笑千秋。”
成语意思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
成语出处明·李攀龙《序》:“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
成语意思贻:遗留。给千秋万代的人留下笑柄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圣母并尊》:“至后唐庄宗,以嫡母为太妃,而以生母为太后,真贻笑千古。”
成语意思《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因以“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
成语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成语意思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成语出处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事见《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晋书 车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