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燕舞莺啼”。
成语出处宋·朱淑真《春日行》:“燕舞莺歌昼晷永,帘幕无人门宇静。”
成语意思同“杳无音信”。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邯郸记》第十八出:“一从卢郎征西,杳无信息,不知彼中征战若何。”
成语意思同“偃武修文”。
成语出处《汉书·循吏传·黄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成语意思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那其间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
成语意思同“偃武修文”。
成语出处《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成语意思互通有无,互相接济。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刘定伯墓志铭》:“朋友有无相通,急难于我乎赴。”
成语意思见“杳无踪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
成语意思一件物品有一个主人。指物品有归宿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这披挂一物一主,看有什么人来。”
成语意思没有一点消息。见“杳无音信”。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七章:“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杳无音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成语意思见“扬威曜武”。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臣已有退诸葛亮之计。不用魏军扬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
成语意思见“扬威曜武”。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扬威耀武显神通,走石飞沙弄本事。”
成语意思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此时正值暮春天气,只见一路上有的是红桃绿柳,燕舞莺啼。”
成语意思守:操守。既有作为,又有操守
成语出处《尚书·洪范》:“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
成语意思尽是逗人发笑的怪样子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微:微小;着:显着。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成语出处宋 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
成语意思同“杳无踪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
成语意思枝叶:比喻琐细的言辞。形容言词文字简洁,没有枝蔓的言词
成语出处《宋史·李沆传》:“内行修谨,言无枝叶。”
成语意思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
成语出处王国维《人间词话》二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落第二手。”
成语意思见“一往无前”。
成语出处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成语意思犹言渔人之利。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