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吾使贤任能,各殊其事,孤虚心高望,冀闻报复之谋,今咸匿声隐形,不闻其语,厥咎安在?”
成语意思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时台中谓之语曰:侯知一不伏致仕,张琮自请起复……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兽心人面,不其然乎!”
成语意思见“神闲气定”。
成语出处《负曝闲谈》第27回:“也有在车厢里抽出书来看的,也有扯过马褥子来盖着睡觉的,无不神闲气静。”
成语意思神气悠闲安静。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智囊补·捷智·张佳胤》:“当命悬呼吸间,而神闲气定,款语揖让,从眉指目语外,另构空中硕画。”
成语意思殊:特异。形状很特异奇妙。
成语出处宋·周邦彦《汴都赋》:“与夫沉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目不给视。”
成语意思见“遂心如意”。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我们索性去截住他,夺了盘缠,抢了白马凑分,却不是遂心满意之事?”
成语意思身世显赫,声名远扬。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推就红丝》:“兄弟,所喜者志得意满,身显名扬;所悲者家园荡废,恐瑟凄凉。”
成语意思见“死心塌地”。
成语出处老舍《骆驼祥子》:“要不这么冤你一下,你怎么会死心踏地的点头呢?”
成语意思见“身先士卒”。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密传》:“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
成语意思夜宿于水,日行于山。形容长途跋涉。
成语出处唐·李嘉佑《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诗:“一官万里向丰溪,水宿山行鱼浦西。”
成语意思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下》:“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辨以根之。”
成语意思步:步行。形容谨小慎微
成语出处清·新广东武生《黄萧乔回头》:“虽小道亦有可观,但我见贤弟蛇行鼠步,鬼鬼马马,无文无气。”
成语意思矢:箭。箭像雨一样射下
成语出处南朝·梁·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积弩乱发,矢下如雨。”
成语意思见“视险如夷”。
成语出处三国·魏·吴质《与文帝书》:“虽云幽深,视险若夷。”
成语意思见“扇枕温席”。
成语出处《南史·刘苞传》:“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陈氏并扇席温枕,叔父绘常叹伏之。”
成语意思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冯宿论文书》:“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
成语意思瞬息:极短的时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成语出处廖仲恺《致蒋介石函电》:“盖时事瞬息万状,而尤以军队情形为然,非日夕与各方面消息接触,恐小逊随机应变之妙用。”
成语意思歃血:口含血。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誓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7卷:“受金液,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歃血为誓,乃告之。”
成语意思私:利己;妄:虚妄,不实。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想法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心里并不曾有一毫私心妄念,不知此中怎的便如万马奔驰一般,早跳下炕来了。”
成语意思指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名声。有曲高和寡,不为人知之意。
成语出处清 蒋士铨《空谷香 哄笺》:“人间声希味淡半世间,分明唤我返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