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成语出处《明史·章懋传》:“古帝王慎小谨微必矜细行者,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也。”
成语意思痛心疾首,形容痛心之至。
成语出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吾民伤心疾首之事,孰有过于是耶!”
成语意思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宋 胡仔《苕溪隐丛话前集 西昆体》:“老杜诗既为世所重,宿学旧儒犹不肯深与之。”
成语意思原指仙境。亦用以形容帝王高深华美的宫殿。
成语出处明·汪廷讷《广陵月》第三出:“神霄绛阙,丽日五云浮,开绮讌,待宸游,云和一曲倚箜篌。”
成语意思销:通“消”,消失。不公开露面与说话。指隐藏形迹
成语出处《北齐书·魏收传》:“其舒也济世成务,其卷也声销迹灭。”
成语意思见“所向披靡”。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贾复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
成语意思处心积虑;用尽心思。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贼臣迁都》:“魏唐之祚,竟为高朱所倾。凶盗设心积虑,由来一揆也。”
成语意思行于山间和宿于海上。谓行旅艰险。
成语出处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方地数千里,不识盗贼,山行海宿,不择处所。”
成语意思形容仪容清癯、轩昂。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视其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
成语意思见“书香门第”。
成语出处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个所谓书香门户子弟。”
成语意思石、木都是硬物,形容坚定不动摇。
成语出处宋·苏轼《谢失察妖贼表》:“布衣蔬食,或木死于饥寒;石心木肠,誓不忘于忠义。”
成语意思见“三心二意”。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九阿姐,你休得三心两意。”
成语意思鳞:代指鱼;潜:没水。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成语出处汪东《刺客校军人论》:“刺客者,怀弹丸,倅匕首,蛇行鳞潜,如螳螂捕蝉,恐其有警而飞翔。”
成语意思形容心肠阴险狠毒。
成语出处清·郑燮《后孤儿行》:“丈丈翁,得钱归,鼠心狼肺,侧目吞肥,千谋万算伏危机。”
成语意思形容异常恐惧。
成语出处《四游记·萧后吕客谈兵》:“仗臣平生所学,排上南天七十二阵,宋之君臣,必茫然莫知,将碎心裂胆,无计所出矣。”
成语意思犹死心塌地。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安公子这几个头,真是磕了个死心落地的。”
成语意思见“遂心如意”。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无如他此时是满怀的遂心快意,满脸的吐气扬眉,话挤话,不由得冲口而出。”
成语意思同“酸甜苦辣”。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0回:“伯界此时急的要哭出来,又是悔,又是恨,又是恼,又是急,一时心中把酸咸苦辣都涌了上来。”
成语意思见“随乡入乡”。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邯郸记·望幸》:“则怕珍羞不齐,老皇帝也只得随乡入俗了。”
成语意思谓顺适性情。
成语出处鲁迅《朝花夕拾·》:“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