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成语出处唐·卢照邻《双槿树赋》序:“金悬秦市,杨子见而无言;纸贵洛城,陆生闻而罢笑。”
成语意思见“重门击柝”。
成语出处《宋书·沈攸之传》:“所以未具上闻者,欲待至上,面自咨申。不图重关击柝,觐接莫由。”
成语意思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列传》:“窃见故冀州刺史南阳朱穆,前乌桓校尉臣同郡李膺,皆履正清平,贞高绝俗。”
成语意思比喻干脆利落,坚决果断。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邓九公看他作的这等斩钢截铁,心里想到昨日安老爷的话,真是大有见识,暗暗的佩服。”
成语意思指:用手指;顾:回头看。用手一指或回头一看的瞬间。比喻时间十分短暂
成语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这时奉系军阀老巢的攻破,郭部亦操左券,只是指顾间事了。”
成语意思尊祟古代的,轻视当代的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人说。”
成语意思犹言斩木揭竿。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坚瓠补集·关社引》:“维兹六月,忽有斩竿揭木之事。”
成语意思枕着兵器,拍击船桨。形容杀敌心切,志节慷慨。
成语出处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坐朝》:“便凭着这肝胆轮囷,枕戈击楫,逐鞑虏早复神京也呵!”
成语意思见“追根究底”。
成语出处惜红馆主《续啼笑因缘》第八回:“追根究蒂,知道是我们父女所为,便要想替他报仇。”
成语意思追求根底。指追求事情的根由底细。
成语出处洪深《飞将军》:“你们这些做新闻记者的,就是喜欢这样追根究底地问。”
成语意思沾溉:沾润灌溉,引申为使人受益。使后来人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新唐书·杜甫传赞》:“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成语意思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
成语出处明·屠隆《昙花记·公子受封》:“念亲恩主德总来难报,须教,枕戈汗马,努力塞云边草,儿时得功成大漠,鹤归华表。”
成语意思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比喻各为其主。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成语意思凡人的重浊躯体。指尘世之人。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休道是浊骨凡胎,便是释迦佛也恼下莲台。”
成语意思指主动要求去完成某项任务(告:表明;奋勇:鼓起勇气)。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就因着自告奋勇求个恩典,说奴才情愿巴结这个缺!”
成语意思耍聪明,卖弄乖巧。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六回:“沙僧道:‘莫争讲,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处,且进去!且进去!’”
成语意思旧时比喻为女子所爱慕的美男子。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成语意思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成语出处晋·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久要心许之信,夷险不爽;正冠纳展之嫌,终始不蹈。”
成语意思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成语出处《论语 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