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米如玉,薪如桂。极言生活费用之高。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陈情表》:“望云就日,非无恋阙之心;玉粒桂薪,未有住京之计。”《宋史·外国传三·高丽》:“緼袍短褐,玉粒桂薪,堪忧食贫,若为卒岁。”
成语意思气度宽宏,情致高雅。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幹(蒋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成语意思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成语意思树叶在秋天飘落。比喻事物有一定归宿
成语出处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曲:“美眷爱,俏伴侣。叶落归秋,花生满路。”
成语意思指前朝留下的历经世变的老人。
成语出处明·宋濂《曾君石表碑》:“当宋初改物,遗黎故老犹有存者。”
成语意思细长秀美如柳叶的宫妆画眉。借指美女。
成语出处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成语意思指改朝换代后已经失势而仍效忠前朝的老臣。
成语出处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昔者改姓易代,兴亡倏忽,一二遗老孤臣,不忍见宗社之倾,君父之辱,犹或黄冠草履,歌哭空山,乱礁穷岛,相望饮泣。”
成语意思文人早死的婉词。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成语意思方脚圆头。指人类。
成语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精神训》:“故头之圆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
成语意思比喻无用的文字。
成语出处《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成语意思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成语出处语出《后汉书 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
成语意思仗着年纪大、资格老而自以为比人高明。ü
成语出处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张:(遇见了爷爷辈的这般以老卖老的同事,只好顺嘴胡溜,嘻嘻地)是啊是啊,陈奶奶。”
成语意思喻世事变幻。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小游仙词》之六:“顽仙一觉浑瞒过,不在鱼龙曼羡中。”
成语意思同“驿使梅花”。
成语出处唐·牟融《送范启东还京》诗:“官桥杨柳和愁折,驿路梅花带雪看。”
成语意思为了谋取利益而危害身体。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成语意思一条龙有九种品质的子孙。比喻同一父母的子女,有好坏不同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俗语说的好,‘一龙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
成语意思有成例可以援引。
成语出处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惟生传则自古有之,如韩昌黎之于何蕃,司马温公子之于范镇,有例可援。”
成语意思见“隐鳞戢翼”。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序》:“古之文人才士,当其隐鳞戢羽,名闻未彰,必有文章钜公,以片言只字定其声价。”
成语意思龙隐匿鳞甲,凤收敛翅膀。比喻贤者隐居待时。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成语意思见“一劳永逸”。
成语出处语出汉·杨雄《谏勿许单于朝疏》:“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暂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而不悔也。”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