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亦作“同心协济”。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共济。”
成语意思亦作“同心合胆”。心志一致。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
成语意思说笑之间就封了侯爵。旧时形容获得功名十分容易。
成语出处唐 杜甫《复愁》诗:“闾阎听小子,谈笑觅封侯。”
成语意思指天地转动。比喻时事变迁。也形容人头晕眼花的感觉。
成语出处唐 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成语意思弦:弦乐器;管:管乐器。弹拨吹奏乐器
成语出处明·杨柔胜《玉环记·玉箫叹怀》:“调弦弄管,持觞举杯;吟风咏月,朝东暮西。”
成语意思谓与女人厮混。
成语出处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你待要抟香弄粉,妆孤学俊,便准备着那一年春尽一年春。”
成语意思谓藏匿踪迹,不露于世。
成语出处北齐·刘昼《新论·韬光》:“物之寓世,未尝不韬形灭影、隐质遐外,以全性栖命者也。”
成语意思指极力侍侯与讨好文人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当殿挥毫,番书草就番人吓。脱靴磨墨,宿憾今朝释。”
成语意思同“头昏眼花”。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锦帆集·尺牍》:“连日头眩目昏,呕血数斗,恐逐不能起,未免以墓文累大笔也。”
成语意思见“天下无敌”。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成语意思见“铁心石肠”。
成语出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三:“王介甫少时作《石榴花》……此老风味不薄,岂铁心木肠者哉。”
成语意思推:推崇;乐:爱好。推崇贤人,爱好善事
成语出处《晋书·傅玄传》:“疾恶如仇,推贤乐善,常慕季文子、仲山甫之志。”
成语意思指齐心合力。
成语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太后新摄政,政之巨细,多委陈蕃、窦武,同心戮力,以奖王室。”
成语意思喻惹事生非。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偏你这罢职归田一老农,公然敢剔蝎撩蜂。”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常是个争龙斗虎,剔蝎撩蜂。”
成语意思袒裼:露臂;祼裎:露体。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成语意思袒:裸露。敞开上衣,露出胳膊,指没有修养和礼貌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远远望见一个长大汉子,草帽短衣,肩上背了行囊,袒胸露臂,忙忙的走来。”
成语意思敞开上衣,露出胳膊。
成语出处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71回:“湛越加咆哮,迫令宫女褫李氏衣,使她袒胸露背,然后取鞭自挞。”
成语意思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投辖:丢掉辖。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成语意思比喻欠下了债
成语出处阮章竞《赤叶河》:“今年你娶了媳妇,塌下十块钱窟窿。”
成语意思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明史·刘健传》:“臣等遭逢先帝,临终顾命,惓惓以陛下为托,痛心刻骨,誓以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