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通共有无”。
成语出处宋·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建翁内事两世母,奉从兄,抚幼弟;外交朋友,接乡里,通无共有。”
成语意思假借事物抒发胸怀。
成语出处清·汪琬《说铃》:“故能托物感怀,缠绵凄恻,若使饥寒切肤,亦未暇尔尔。”
成语意思见“同文共轨”。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恨赋》:“削平天下,同文共规。”
成语意思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成语意思推翻行亡道之国,巩固行存道之邦。
成语出处《尚书·汤誓》:“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成语意思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过着糜烂的生活。
成语出处《周恩来选集 上卷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切高傲的出头的空谈的恶习,以至贪污腐化的生活,必须克服与排除。”
成语意思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成语意思犹痛心疾首。形容极其悲愤。
成语出处《新唐书 突厥传上》:“帝谓群臣曰:‘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联常痛心病首,思一刷耻于天下。”
成语意思形容伤心到极点。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成语意思齐心尽力。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任隗传》:“永元初,外戚秉权,朝臣畏悚,莫敢抗者,惟隗与袁安同心毕力,数犯颜谏。”
成语意思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成语意思假借外物寄托情致。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文同》:“凡于翰墨之间托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戏。”
成语意思谓诗赋的状物与抒情。语本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成语出处语出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成语意思假借外物寄托情感。
成语出处明·王炜《慈竹堂记》:“夫奉亲致养者,孝子之折分;托物寓感者,仁人之至情。”
成语意思指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
成语出处宋 苏轼《答黄鲁直书》:“《古风》二首,托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而轼非其人也。”
成语意思天王:天神;下界:下凡。比喻威严的吏役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若到乡里愚百姓家,便是天王下界,黑煞神临凡一般。”
成语意思同“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夏文荣》:“又苏州嘉兴令杨廷玉,则天之表侄也,贪猥无厌。”
成语意思同“体无完肤”。
成语出处晋·郭讼《魏晋世语》:“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成语意思比喻坚固的阵势。
成语出处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奔突飘忽于铜围铁马之中,为意大利国民一天然之陆军学校。”
成语意思利用职权非法取得钱财
成语出处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