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临:摹仿字画;帖:书法、绘画的范本。唐人书法多临摹晋人范本,脱胎变化而成。比喻善临摹,少独创。
成语出处明 陶宗仪《辍耕录 论诗》:“德机诗如何?曰:‘德机诗如唐临晋帖。’”
成语意思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败。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4卷:“所谓以羊将狼,投卵击石,幸而不用,何过望哉!”
成语意思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成语出处五代·和凝《和满子》词:“正是破瓜年口,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
成语意思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
成语出处汉 无名氏《安平相孙根碑》:“同胞恻怆,涕泪交零,呱呱竖子,号咷失声。”
成语意思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
成语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是何微类,误我至尊,乞明验于奸人,愿不容于首恶。兴言及此,涕泪交流。”
成语意思犹涕泪交零。
成语出处宋 陈亮《祭彭子复父文》:“情则至矣,仪匪靖嘉。临风一酹,涕泪交加。”
成语意思眼泪和鼻涕一起流着。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亦作“涕泪交加”。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东土祖师》:“王闻师言,涕泪交集曰:‘此国何罪,彼土何祥。’”
成语意思犹言同心协力。
成语出处《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成语意思谓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
成语意思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谢女:晋代谢道蕴,聪慧过人,代指才女。指才貌双全的夫妇或情侣。
成语出处唐·李贺《牡丹种曲》诗:“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成语意思跳梁:即“跳踉”;跳来跳去;形容捣乱的样子;小丑:卑鄙的小人。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成语意思谓物之同类者互相依从。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成语意思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成语出处宋 袁燮《伐武冈林守进治要札子》:“夫溺于卑者,固不足论;而过于高者,徒劳无益。”
成语意思贪求财利,忘却道义。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姚滴珠避羞惹羞》:“我是此间良人家女儿,在姜秀才家为妾,大娘不容。后来连秀才贪利忘义,竟把来卖与这郑妈妈家了。”
成语意思贪婪:贪得无厌;餍: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28年》:“贪婪无餍,忿类无期。”
成语意思厌:满足。乱贪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
成语意思同“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宋·苏轼《梁工说》:“治其诀,更增益剂量,其贪婪无厌。”
成语意思来来回回白跑。徒劳:白费力气。
成语出处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若遣京军远涉边境,道路疲劳,未必可用,而沿途骚扰,害亦不细,倘至彼而虏已退,则徒劳往返耳。”
成语意思指没有见过世面,具有或表现出各种乡下人特性的样子
成语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8回:“穿着肥肥大大的花褂子,下面是宽腿儿蓝裤子,土里土气的。”
成语意思谓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
成语出处清·王韬《蘅花馆诗录》自序:“余自少读诗,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诸大家,皆欲讨流溯源,穷其旨趣,久之,益知作诗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