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戴孝。旧时,长辈丧亡,幼辈要披麻衣系白布。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俺有朝一日身亡后,谁是我的拖麻拽布人。”
成语意思墨:不洁;贪墨:官吏受贿。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形容吏治腐败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
成语意思听:任凭;由:顺随。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不若放宽了心度日去,听命由天。”
成语意思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花费极大的力气。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成语意思喻去职。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拥护张主任,请郭主任脱袍退位。”
成语意思铜琶、铁板:两种伴奏乐器。用铜琵琶、铁绰板伴唱。形容气慨豪迈,音调高亢的文辞。
成语出处宋 俞文豹《吹剑续录》:“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
成语意思忝:辱,愧。惭愧地坐在末座作陪
成语出处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一章:“胡愈之诸先生,我也忝陪末座。”
成语意思叨:谦词,受到(好处);陪:奉陪;末座:席中最后的座位。这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
成语出处《仪礼·士冠礼》:“兴,筵末坐啐醴。”
成语意思打破了头,血流满面。形容遭受惨败或严重的打击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刘彦明《敦煌实录》:“贼欲破棺,撰叩头、数请,头破流血,贼义而释之,由是显名。”
成语意思形容极其恐惧的感觉
成语出处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18章:“当西边‘中央军’被歼以后,一些伪保长确实感到头皮发麻。”
成语意思绨袍:粗丝绢袍子;恋恋:留恋。指不忘旧情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汝所以不得死者,以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情。”
成语意思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成语出处《魏书 杨椿传》:“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
成语意思指卖命
成语出处崔巍《爱与恨》:“老头子一辈为小梁庄群众起早搭黑,脱皮掉肉奔波,哪天黑来不熬到鸡儿叫。”
成语意思指万事安排妥当,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夏书》曰‘地平天成’,称也。”
成语意思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比喻因袭模仿,徒有其表。
成语出处清·吴乔《答万季野诗问》:“宋诗如三家村叟,布袍草履,是一个人。明诗土偶蒙金。”
成语意思龆年:童年;稚齿:年少。指童年
成语出处《南齐书·武十七王传论》:“龆年稚齿,养器深宫,习趋拜之仪,受文句之学。”
成语意思拖:牵引;挟:夹在胳膊下。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吓得城外各关厢人等,拖男挟女,顾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成语意思用手摸袋子,撬开小箱子。指偷盗。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 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
成语意思未婚的少男少女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使人仍赍童男童女,入海求之。”
成语意思上天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作恶多端;激起普遍愤怒。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