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泰:周易卦名,是好卦。否:周易卦名,是坏卦。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转化到它的对立面,好事来到是由于坏事已至终极,坏事变为好事。亦作“否去泰来”、“否极泰至”、“泰来否往”、“否极泰来”。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遣怀》诗:“乐往转化,泰来犹否极。”
成语意思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成语出处唐 黄滔《谢试官启》:“将怜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奋臂无辞殒碎于高车。”
成语意思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成语出处清 陈其元《庸闲窄笔记 蒋振生书法论》:“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成语意思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成语意思见“天荒地老”。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天老地荒,此情无尽穷。”
成语意思“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语。
成语出处金·元好问《南乡子》词:“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渐稠。”
成语意思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
成语意思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送刘童子》诗:“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成语意思仟佰:通“阡陌”。指田地广袤,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立锥之地。”
成语意思阡陌:田中间纵横交错的小道。形容田地广袤,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成语意思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告奠》:“生不能请功受赏,推轮捧毂,拜将登坛。”
成语意思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成语出处《周易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周易 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吴越春秋 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成语意思虽然一时对恶人无可奈何;但觉得上天不会放过他。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成语意思谓生徒众多的师门。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你待打、打这哇哇,桃李门墙,险把负荆人唬煞。”
成语意思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成语意思天理:自然之理,上天主持的公理。良心:旧指人类纯真善良之心。指人的天性善心。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一到院里,只听凤姐说道:‘天理良心!我在这屋里熬的越发成了贼了!’”
成语意思谓淘汰掉低劣的而留下精良的。
成语出处孙中山《致蒋介石书》:“若能汰劣留良,得一万则可给与一万,得二万亦可给与二万。”
成语意思语本《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桃来李答”比喻互相酬赠。
成语出处语出《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成语意思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成语出处唐 刘知幾《史通 载文》:“乃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
成语意思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
成语出处《魏书 临淮王谭传》:“彧闻乐声,歔欷,涕泪交下,悲感傍人,衍为之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