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四字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大全

  • 恬不知愧

    tián bù zhī kuì

    成语意思见“恬不知耻”。

    成语出处清·阎尔梅《房琯论》:“军法,大将失律者,斩。琯失律,宜斩;不斩而罢,已属非法,尚恬不知愧,宾客盈门。”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汤饼之会

    tāng bǐng zhī huì

    成语意思指孩子出生第三天举行宴会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周岁试周,曰睟盘之期。”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恬不知怪

    tián bù zhī guài

    成语意思谓安然处之,不以为怪。语本汉贾谊《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而不知怪。”

    成语出处语出汉·贾谊《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而不知怪。”宋·苏轼《谢中书舍人表》:“既任止于训词,故权移于胥史,恬不知怪,习为故常。”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吐哺捉发

    tǔ bǔ zhuō fā

    成语意思见“吐哺握发”。

    成语出处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恬不知耻

    tián bù zhī chǐ

    成语意思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不以为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成语出处宋 吕祖谦《东莱博议 卫礼至杀邢国子》:“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天不憗遗

    tiān bù yìn yí

    成语意思憗:愿;遗:留。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

    成语出处《南齐书·褚渊传》:“天不憗遗,奄焉甍逝,朕用震恸于厥心。”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痛不欲生

    tòng bù yù shēng

    成语意思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成语出处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托钵沿门

    tuō bō yán mén

    成语意思钵:僧尼的食器。比喻挨家乞求施舍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昼则托钵沿门,夜则栖身檐下,盖不知几经日矣。”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紧缩式成语近代成语
  • 土崩鱼烂

    tǔ bēng yú làn

    成语意思土崩溃,鱼腐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

    成语出处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陈之列,骋奔牛之权,焉有土崩鱼烂哉。”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铁板一块

    tiě bǎn yī kuài

    成语意思比喻结合紧密,不可分裂。也比喻牢固不变。

    成语出处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朱元璋和这个集团的首脑人物,尽管在过去同生死,共患难,但并不是铁板一块。”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逃避现实

    táo bì xiàn shí

    成语意思指不敢正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成语出处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不能不顾现实,更不能逃避现实,也不能向丑恶的现实投降。”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当代成语
  • 退避贤路

    tuì bì xián lù

    成语意思贤路:贤人出任的路。指辞去职位,让贤人接替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8章:“张怀芝皓电请各省联名电劝李‘退避贤路’。”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当代成语
  • 同敝相济

    tóng bì xiāng jì

    成语意思犹同恶相济。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传序》:“同敝相济,故其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同病相怜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成语意思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成语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痛抱西河

    tòng bào xī hé

    成语意思比喻丧子之痛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恬不为意

    tián bù wéi yì

    成语意思处之泰然,满不在乎。

    成语出处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岂有仁圣在上,群贤并用,而肯恬不为意乎。”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推诚待物

    tuī chéng dài wù

    成语意思诚:真心;物:他人。以诚心对人

    成语出处《明史·邹智传》:“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由其进身之初,多出私门,先有以致陛下之厌薄。”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通材达识

    tōng cái dá shí

    成语意思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

    成语出处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天摧地塌

    tiān cuī dì tā

    成语意思摧:毁坏,犹如天塌地陷。比喻重大事变。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拜月亭》楔子:“你直待白骨中原如卧麻。虽是这战伐,负着个天摧地塌,是必想着俺子母每早来家。”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天成地平

    tiān chéng dì píng

    成语意思成:成功;平:治平。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成语出处《尚书 大禹谟》:“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工。'《左传 文公十八年》:“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