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追忆往昔盛事。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是唐王朝极盛之时。
成语出处唐·元稹《元氏长庆集·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成语意思比喻重大的事变。崩:倒塌。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忽地乱喇的一声响亮,如天崩地裂,一件东西向前而坠。”
成语意思《晋书·苻坚载记》:苻坚攻打东晋时骄傲地说,我的士兵把马鞭投到江里,都能把江水截断。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成语出处《晋书 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
成语意思恬:安然;为:认为。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觉得奇怪。
成语出处东汉 贾谊《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而不知怪。”
成语意思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成语出处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成语意思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
成语出处清·蒋士铨《临川梦·提纲》:“铁板铜弦随手弄,娄江有个人知重。”
成语意思铜铁做成的墙壁。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1回:“长弓硬弩护辕门,铜壁铁墙齐队伍。”
成语意思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
成语出处清·感惺《游侠传·侠圆》:“有这两位豁刺刺的大头脑做我的铁壁铜山,难道这小小官儿,不让我自由做做么?”
成语意思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果然是铁壁铜墙,端的是人强马壮。”
成语意思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同“铁绰铜琶”和“铁板铜弦”。
成语出处清·二石生《十洲春语·评花小诗·杭州绣凤》:“铁板铜琶唱《大江》,西来潮气未全降。”
成语意思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成语出处清 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 开场》:“那鲧却生的儿子,神通广大,伏虎降龙,手下天兵天将,那等利害。”
成语意思探:求索。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
成语出处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第五章第三节:“它对词语的探本溯源工作,作得还不到家。”
成语意思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涂:通“途”,道路。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涂不拾遗。”
成语意思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北军追赶上来,正在万分危急,猛见宋寨中一道金光射来,把风砂冲散,那些天兵神将,都乱纷纷堕落阵前。”
成语意思犹言赞不绝口。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五卷:“有弘农杨蘧者,曾到岭外,见阳朔、荔浦山水,谈不容口。”
成语意思搬弄是非,煽动闹事
成语出处邓小平《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日寇、汉奸、托派之辈,则更利用这些缺点和错误,来进行其挑拨煽惑的阴谋,企图造成民变。”
成语意思探:求索。本:树根。穷:探寻。源:水源。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1回:“一来可以扩扩眼界,长长见识。二来也可以把这工艺一项探本穷源。”
成语意思堪:可;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陈通判女》:“过岭下,小石损我足,仆地移时,至今犹痛不堪忍。”
成语意思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甲志·人生鳖》:“稍久左右噬食,痛不可忍,凡月余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