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犹言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明·刘基《郁离子·牧豭》:“客嵁不能立,俯而埣,伏而不敢仰视,神逝魄夺如死。”
成语意思搔:用手指梳;弄:卖弄。原指修饰仪容。后形容装腔作势卖弄风情。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之心。”
成语意思抽干水捉鱼。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省:减少;宁:平安,安定。减少事务,使人安宁
成语出处清·王士禛《居易录谈》上卷:“‘锦缆无劳列画艘,轻桡白爱倚船窗,勤民不惮周行远,早又观看向浙江。’此事尤可仰见省事宁人之意。”
成语意思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成语出处清·李必恒《谒浮山禹次昌黎石鼓韵作歌》:“楚俗纷纷竟淫祀,蛇神牛鬼争媕婀。”
成语意思守身:保持自身的品节。维持自身像玉那样洁白无瑕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何况这位姑娘,守身若玉,丽志如冰。”
成语意思指甘心死去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蒯彻本以口舌从事,与武涉同时,为主其心,吠尧何罪,甘赴鼎镬,视死如饴,诚壮士也。”
成语意思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成语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儿守身如玉,岂肯堕入污泥!”
成语意思谓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
成语出处《弘明集·正诬论》:“且十室容贤,而况万里之广!”
成语意思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同“视死若生”。
成语出处汉·晁错《守边劝农疏》:“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
成语意思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
成语出处《庄子 秋水》:“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成语意思指死亡,生存,荣耀,耻辱。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论威》:“死生荣辱之道一,则三军之士可使一心矣。”
成语意思指人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文会疏》:“虽盛衰荣辱,所遇难齐,而道德文章,俱垂不朽。”
成语意思生存与死亡,荣耀和耻辱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妾身国破家亡,今日生死荣辱,悉听大王之命。”
成语意思利用机会顺便给人的好处。也指不费力的人情。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守将和军卒都受了贿赂,落得做个顺水人情。”
成语意思生事:惹起事端。惹起事端,侵扰民众。指故意寻衅闹事,侵扰人民
成语出处宋·苏轼《教战守》:“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
成语意思人寰:人世。指离开人世
成语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程继先、王凤卿也撒手人寰。”
成语意思生、肉:用作动词。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大。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苟使意如得改事君,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成语意思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
成语意思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故战日有期,视死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