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传说唐朝诗人李白少年时梦见笔头生花;从此才华横溢。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成语出处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成语意思形容山势环绕,山路曲折
成语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成语意思出于幽谷,高入云霄。比喻成就比别人高。
成语出处《旧唐书·房玄龄传》:“仆阅人多矣,未见如此郎者。必成伟器,但恨不睹其耸壑凌霄耳。”
成语意思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成语意思指水灾和火灾凶猛可怕。
成语出处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俺城中把金鼓鸣,正是外合里应,教智伯才知水火无情。”
成语意思形容捆绑结实。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四爷赶上一步,就势按倒,解他腰带,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
成语意思没有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成语出处《隋书 循吏传 赵轨》:“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成语意思多次。
成语出处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折:“太守何故三回五次侮弄下官,是何道理?”
成语意思谓没有亲戚关系。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三折:“俺虽然是旧忠臣,则是四海他人。”
成语意思说谎话,不老实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度柳翠》楔子:“你这和尚,风张风势,说谎调皮,没些儿至诚的。”
成语意思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成语出处《南齐书 王敬则传》:“救民拯弊,莫过减赋。时和岁稔,尚尔虚乏,傥值水旱,宁可熟念?”
成语意思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成语出处元 刘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儿为母不安,这些时衣不解带,寝食俱发,忧凄不止,行坐之间,犹如失魂丧魄。”
成语意思原义为失去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成语出处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
成语意思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寡人御极以来,幸喜四海升平,八方宁靖。”
成语意思亲自将货物送到客户门上。指人自愿送上门来承担某种结果
成语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姑且我们认为那个女孩子不值钱,送货上门,以求达到什么目的,可你王纬宇并不是一头种马。”
成语意思神魂:神志;据:依托。形容神志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是夜多浑虫醉倒在坑,二鼓人定,贾琏便溜进来相会,一见面早已神魂失据!”
成语意思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成语出处宋 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见时和岁丰,雨雪应时,辄喜不自胜,举酒以属群臣。”
成语意思形容极度恐慌。
成语出处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他那四方脸、紫红脸膛、宽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得那一群脱离了大队的英国皇家军失魂丧胆。”
成语意思①谓百般劝说或请求。②褒贬,评论好坏。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6回:“我赶眼错就走出来,还要拦阻,又说好说歹,放了我来。”
成语意思想到会发生祸患,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成语出处《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