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拥:拥挤。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众人一拥而入,迎头就把了缘拿住,押进里面搜捉,不曾走了一个。”
成语意思饿莩:饿死的人。郊外有饿死的人。形容战乱或灾后的景象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成语意思饿殍:饿死的人。郊外有饿死的人。形容战乱或灾后的景象
成语出处唐·陆贽《祭大禹庙文》:“邦无宿储,野有饿殍。”
成语意思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源源而来。”
成语意思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成语出处宋 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成语意思饮:喝。一口气就喝完了。形容喝得非常爽快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鸨儿只道他敬客,却自家一饮而尽。”
成语意思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一言而定三国。”
成语意思易:换;并日:两天并作一天。一件衣服谁外出就换上,两天吃一天的饭。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成语意思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隋炀帝逸游召谴》:“独杨素残忍深刻,扬扬得意,以为‘太子由我得立’。”
成语意思见“以玉抵鹊”。
成语出处北齐·刘昼《新论·辩施》:“昆山之下,以玉抵乌;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
成语意思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
成语意思义:道义。用大义割断私恩。指秉公办事,不殉私情。
成语出处《汉书·孝成赵皇后传》:“夫小不忍乱大谋,恩之所不能已者义之所割也。”
成语意思犹易如反掌。
成语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成语意思釜:古代锅类的器物。鱼在锅里游动。比喻身临险境、绝境。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纲传》:“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成语意思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成语意思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成语出处晋 杨泉《物理论》:“夫清忠之士,乃千人之表,万人之英。得其人则事易于反手;不得其人,则难于拔筋。”
成语意思一旦结为夫妻,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可便息怒停嗔。”
成语意思益:得益;损:损害。原想有所得益,结果反受损害。形容事与愿违。
成语出处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动而见尤,欲益反损。”
成语意思蜂起:像蜜蜂一样涌出。各种议论像蜜蜂一样涌现出来
成语出处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近日刘勰《文心》,钟嵘《诗品》异议蜂起,高谈不息。”
成语意思如水之涌,如风之疾。比喻谈吐滔滔不绝。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士有机变清锐,巧言绮粲,揽引譬喻,渊涌风厉。然而口之所谈,身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