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古代成语大全

古代成语大全

  • 有道之士

    yǒu dào zhī shì

    成语意思明白事理的人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意得志满

    yì dé zhì mǎn

    成语意思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亦作“志得意满”。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今汉王大败亏输,项王意得志满。”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得之见

    yī dé zhī jiàn

    成语意思一点点肤浅的见解。表示谦虚。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易地则皆然

    yì dì zé jiē rán

    成语意思易:更换;皆然:都一样。改换到别人的环境,也会像别人那样看待问题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义胆忠肝

    yì dǎn zhōng gān

    成语意思指为人正直忠贞。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七二回:“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得之功

    yī dé zhī gōng

    成语意思一得:一点儿心得;功:成绩。一点儿很微小的成绩;指微小的成功。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定之规

    yī dìng zhī guī

    成语意思一定的规律或规则。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成语出处郭小川《新路歌》:“历史的发展,有它新陈代谢的一定之规。”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代宗臣

    yī dài zōng chén

    成语意思《汉书·萧何曹参传赞》:“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亦作“一代鼎臣”。《南史·丘灵鞠传》:“公为一代鼎臣,不可复为覆餗sù。”

    成语出处《汉书·萧何曹参传赞》:“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雨断云销

    yǔ duàn yún xiāo

    成语意思比喻男女恩情断绝。

    成语出处宋·石孝友《醉落魄》词:“归期莫负青笺约。雨断云销,总是初情薄。”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有典有则

    yǒu diǎn yǒu zé

    成语意思典:制度;则:法则。有制度,有法则可供依据

    成语出处唐·刘穆之《卢公清德颂》:“无偏无党,有典有则。”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撧耳揉腮

    yōng ěr róu sāi

    成语意思见“撧耳挠腮”。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三折:“我撧耳揉腮,有口难开。”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依阿两可

    yī ē liǎng kě

    成语意思依:赞成;阿:不赞成。赞成或不赞成都行。指对问题没有明确的意见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宪宗元和四年》:“苟求便身,率为依阿两可之言。”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yǎng ér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

    成语意思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

    成语出处宋·左圭《百川学海》:“临刑无惧色,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太守曾天游奏之,乃免死。”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养儿防老

    yǎng ér fáng lǎo

    成语意思父母养育儿子;防备年老时无人照顾。

    成语出处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连动式成语古代成语
  • 夜蛾赴火

    yè é fù huǒ

    成语意思蛾:像蝴蝶似的昆虫;赴:投入。像蛾子扑火一样。比喻奔赴所向往的目标

    成语出处《魏书·崔浩传》:“若夜蛾之赴火,少加倚仗,便足立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掩耳而走

    yǎn ěr ér zǒu

    成语意思掩:遮盖。捂着耳朵走开。指不愿听别人的话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一而二,二而一

    yī ér èr,èr ér yī

    成语意思两件事看似不同,实际上却相同。

    成语出处明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回:“天子神仙,一而二,二而一,岂有三茅祖师之印,陛下用不得之理?”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撧耳顿足

    yǎn ěr dùn zú

    成语意思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成语出处宋·王铚《默记》上卷:“张立于屏风后见之,撧耳顿足。”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遗珥堕簪

    yí ěr duò zān

    成语意思见“遗簪堕珥”。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七出:“清晓,侍婢不惜千金,相呼斗百草。遗珥堕簪,蹙着秋千,不禁笑语声高。”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掩耳盗钟

    yǎn ěr dào zhōng

    成语意思亦作“掩耳盗锺”。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成语出处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