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燮和:协调,和顺。协调国家上下的责任。比喻宰相的任职
成语出处《尚书·顾命》:“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
成语意思香火:香烛。焚香结拜的姊妹
成语出处宋·罗烨《醉翁谈录·潘琼儿家最繁盛》:“儿家凡遇新郎君辈访蓬舍,曲中香火姊妹则必酬金来贺。”
成语意思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成语出处清 吴梅《风洞山》附《先导》:“风尘倾洞,天地丘墟,这班人儿还要演起戏来寻欢作乐。”
成语意思熊虎:猛兽。比喻勇猛善战的将领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成语意思谓以河水倾泻于火。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
成语出处《梁书·武帝纪》:“况拥数州之兵以诛群盗,悬河注火,奚有不灭?”
成语意思弧:木弓;悬弧:古代生了男孩在门左首挂一张木弓;辰:生辰。指男子的生日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有。”
成语意思比喻地势十分险要。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成语意思拆尸骨为炊,交换孩子而食。形容粮尽援绝的极端困境。参见“析骸以爨”。
成语出处《后汉书 来歙传》:“昔宋执楚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祸。”
成语意思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
成语出处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背地里设下机谋,才得他心回意转。”
成语意思同“心惊胆战”。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祭苏子美文》:“人有遭之,心惊胆落,震汗如麻。”
成语意思缩着肩膀,低着眉头。形容在人面前卑下的神情。
成语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逸民》:“虽器不益于旦夕之用,才不周于立朝之俊,不亦愈于胁肩低眉,谄媚权右。”
成语意思同“心惊胆战”。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九回:“先锋将魄散魂飞,合后兵心惊胆裂。”
成语意思同“心惊胆战”。
成语出处明·李日华《南西厢记·飞虎授首》:“心惊胆寒,浑身上淋漓雨汗。”
成语意思鹣:比翼鸟;鲽:比目鱼。泛指四海珍异之物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勰《文心雕龙·封禅》:“然则西鹣东鲽,南茅北黍,空谈非征,勋德而已。”
成语意思见“心惊胆战”。
成语出处《秦并六国平话》上卷:“城前发喊,惊得赵王心惊胆颤,文武诸将仓皇无计。”
成语意思耸起双肩;做出谄媚的笑容。形容巴结奉承别人的丑态。胁肩:耸肩;形容恭敬的样子。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成语意思陷坚:攻破敌阵;挫锐:挫败敌人锐气。攻陷敌阵,挫敌锐气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常陷坚,遂死吴军中。”
成语意思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鸱之回顾。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传·华佗》:“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成语意思征:征兆,迹象。事先就察觉了失败的迹象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成语意思纤:细小;遗:遗漏。一点儿都没有遗漏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纪》:“取唐以来至于吾宋诗颂铭赞,奇编奥录,穷力讨论,纤介不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