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成语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 旧闻 席氏多贤》:“今生已被虏,人被杀,儿孤妇寡,饥寒交迫,形槁心灰,虽生亦犹死也。”
成语意思雕琢方正为滚圆。比喻磨砺个性,改变不良行为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一首》:“盖在于秉钧轴之枢,握刀尺之要,划邪为正,削觚为圆。”
成语意思指旧时妇女小脚。
成语出处明·周朝俊《红梅记·夜走》:“鞋弓袜小行不便,却如何跋涉颠连?”
成语意思顾:看。彼此对看说不出话
成语出处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成语意思指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徇:为国献身。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赠裴垍官制》:“故太子宾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为理,事君尽礼,徇国忘身。”
成语意思徇:献出生命。为国家公众献身,弃私利于不顾
成语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夺范纯仁谥忠宣议》:“直欲戒后世乱臣贼子之迷罔,徇公忘己,为国惜贤。”
成语意思徇:为国献身。为国献身,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成语出处《宋书·谢晦传》:“逮营阳失德,自绝宗庙,朝野岌岌,忧及祸难,忠谋协契,徇国忘己,援登圣朝,惟新皇祚。”
成语意思徇:为国献身。为国献身,不顾个人家庭得失与安危
成语出处唐·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序》:“至若义感于内,诚动于中,徇国忘家,恤人忧己。”
成语意思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
成语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成语意思纤毫:非常细微;爽:差。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律历志》:“凡此四蚀,皆与臣法符同,纤毫不爽。”
成语意思碰巧不遇合;意外不成功。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定贤》:“荆柯入秦之计,本欲劫秦王生致于燕,邂逅不偶,为秦所擒。”
成语意思兴会:情趣,兴致;标举:高超。形容文章情致高超
成语出处《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成语意思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火不断”。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民间各处,立起个‘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诚祈祷,无有不应,至今黔陕之间,香火不绝。”
成语意思迷信指有被杀的灾祸,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盆儿鬼》楔子:“此卦洽谈室一百日内,有血光之灾,只怕躲不过去。”
成语意思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五仪》:“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
成语意思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
成语意思指汉代杜钦。比喻眼睛不好的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杜钦传》:“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
成语意思谓封爵分土。
成语出处清钮琇《觚剩 圆圆》:“今我王析珪胙土,威镇南天,正宜续鸾戚里,谐凤侯门。”
成语意思鲜:小;鲜规:渺小。指小虫小兽。比喻弱小势力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鲜规之兽,莫得安其性命有情者。”
成语意思比喻已经腐朽的东西得到了新生。
成语出处宋·苏辙《谢复官表》:“时雨既至,靡物不蒙,遂使死灰再然,朽骨重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