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轩车:古代有帷幕的车子。卫懿公用轩车载鹤。比喻胡乱封官赐爵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成语意思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成语出处《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成语意思衔:嘴含;胆:苦胆;栖:栖息。嘴里含着苦胆,居住在冰上。形容刻苦自励。
成语出处《晋书 刘元海载记》:“但以大耻未雪,社稷无主,衔胆栖冰,勉从群议。”
成语意思以地为席以天为幕。指在露天席地而卧。
成语出处唐·韩偓《惆怅》诗:“何如饮酒连千醉,席地幕天无所知。”
成语意思亦作“校短推长”。谓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
成语出处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婪伊侈谋,将易储皇。公陈不可,较短推长。”
成语意思孔:很;怀:思念。兄弟之间非常思念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成语意思估计事态可能向坏的方面发展;趋势不妙。凶:不吉利。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今日且把这慈悲心略收收,待过了此山再发慈悲吧。这去处凶多吉少。”
成语意思见“心胆俱裂”。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2回:“于途中连得告急之报,军士已知家国被袭,心胆俱碎,又且远行疲敝,皆无斗志。”
成语意思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帝知事泄,心胆皆碎。”
成语意思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俱:都;裂:破开。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大37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成语意思谓先处理后奏闻。
成语出处《北史·宇文护传》:“护第屯兵禁卫,盛于宫阙,事无巨细,皆先断后闻。”
成语意思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
成语出处语出《后汉书 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
成语意思比喻如断线的风筝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掴着手分开云雨,腾的似线断风筝。”
成语意思腥德:秽恶的行径。丑恶的行径为人所知晓
成语出处汉·徐干《中论·虚道》:“是以辜罪昭著,腥德发闻,百姓伤心,鬼神怨痛。”
成语意思谓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谓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猛然一见,不觉心荡神摇,精魄已失。”
成语意思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成语出处元汤式《一枝花 赠王马杓》套曲:“纵然道夏鼎商彝休将做宝贝啶,也不似他情忺。”
成语意思参商:参星与商星,两星不同时在天空出现。比喻兄弟之间有隔阂、不和睦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成语意思指战死沙场的决心。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及是击贼,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城上面西拜舞,三军感动。”
成语意思得:投合。形容双方相处融洽,非常快乐。
成语出处《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
成语意思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
成语出处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