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钻冰求火”。
成语出处《全元散曲·普天乐·嘲风情》:“姐姐每钻冰取火,婆婆每指山卖磨。”
成语意思比喻徒劳无功。
成语出处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2卷:“影离响绝,云销雾除,钻冰求火,探巢捕鱼,不足言其无也。”
成语意思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这么一把年纪,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闹出个朝不谋夕的景况来;不饿死就好了,还望翻身么!”
成语意思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成语意思中饱:从中得利。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
成语出处《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成语意思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成语意思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成语意思罪恶极大,处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成语意思图:图谋。早晨不能为晚上打算。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某天罚深重,余息苟存,沉窜俟罪,朝不图夕,伏谒无路。”
成语意思谤:诽谤。假造诽谤他人的言语以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清史稿·王恕传》:“若告贷银米以给口食,则必计其能还而后之,狡黯之流遂谓官有偏私,不免造谤生事。”
成语意思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任意乱冲乱撞,毫无顾忌
成语出处明·李贽《续焚书·与友人论文》:“凡作文皆从外面攻进里去,我为文章只就里面攻打出来,直冲横撞,就他城池,食他粮草,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
成语意思政令出自许多部门。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
成语意思铸造一把大锉刀。借指造成大错误。错:错刀;古代币名。
成语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成语意思见“贼臣乱子”。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降魔变文》:“贼臣逆子设阴谋,虑恐国破人消灭。”
成语意思白天挣了钱,晚上才有饭吃。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成语出处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人都叫我王小二……家中穷窘,朝趁暮食。”
成语意思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崔慧景传》:“臣窃惟太祖、高宗之孝子忠臣,而昏主之贼臣乱子者,江夏王与陛下,先臣与镇军是也。”
成语意思形容家用器物凌乱不全。
成语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六:“等得王生归来,家里椅桌多不完全;箸长碗短,全不似人家模样,访知尽是妻子败坏了。”
成语意思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志诚张主管》:“在家中早过了一月有余,道不得坐吃山崩。”
成语意思只消费不生产;财物堆积如山也会耗尽。
成语出处元 秦简夫《东堂老》:“自从俺父亲亡过十年光景,只在家里死丕丕的闲坐。那钱物则有出去,无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