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同“鼠窃狗盗”。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陆沉痛》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成语意思吞:咽下。形容受了气勉强忍耐,不敢出声抗争
成语出处明·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夫人,非是我声吞气忍,只为你爹行势逼临,怕他知我要归去,将人厮禁。”
成语意思吃剩下来的饭菜
成语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做菜做饭全托付给了小福子,自然那些剩汤腊水的就叫小福子拿去给弟弟们吃。”
成语意思伸头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回:“只是舒头探脑,望里边一望,又退立了两步。”
成语意思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成语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忽听见门声一响,早有一个蛇头鼠眼,满脸胡须,又矮又胖的丑汉子走进来。”
成语意思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责。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头缩脑办法的解答。”
成语意思谓没规矩,无教养。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0回:“好大胆的丫头!新来乍到,就恁少条失教的,大刺刺对着主子坐着。”
成语意思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同“缩头缩脑”。
成语出处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远远一条长街只看见三四个人,蹀躞着,缩头缩颈歪斜着走。”
成语意思指蛇蝎之毒。泛指毒害人的东西
成语出处唐·卢仝《忆金鹅山沈山人》诗:“暂时上天少问天,蛇头蝎尾谁安著。”
成语意思同“下陵上替”。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礼仪志》:“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仪,上替下陵,此谓大乱。”
成语意思尸位:居位而不做事。占着职位而无所作为,使人民受到损害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如有慢视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几个,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网。”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见“深文傅会”。
成语出处《明史·徐石麟传》:“当是时,帝以威刑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附会,予重比。”
成语意思见“视同儿戏”。
成语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3回:“你不可视为儿戏。”
成语意思除自身外;再没什么别的东西。形容人东西极少。生活简朴或家境贫寒。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成语意思深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罗织:虚构种种罪名,对无辜者加以诬陷。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成语出处清·汪琬《跋序》:“此皆当国者深文罗织,不足为据。”
成语意思事情危险得像堆起来的蛋一样。形容形势极端危险。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十过》:“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成语意思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成语出处《后汉书 西羌传》:“初,饥五同种大豪卢匆,忍良等千余户别留允街,而首尾两端。”
成语意思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原来刘打鬼收成结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卖来喂了指头,弄得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只得仍缩在娘身边。”
成语意思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