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谓毛病已经无可救药。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我在广播时也曾考虑到这讳疾忌医的深入膏肓的毛病,但我把话说得委婉了一些,结果倒也没有触犯到那一片的逆鳞。”
成语意思谓随波逐流,从俗浮沉。
成语出处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侯朝宗随人俯仰,致近徘优。”
成语意思犹损人利己。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掂斤播两,何等肚肠。”
成语意思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听的道杀人放火偏精细,显出我些英雄神威。”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五回:“他本是杀人放火为生的主儿,被杨元帅收伏在麾下。”
成语意思见“视同儿戏”。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成语意思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
成语意思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成语出处《新唐书·王义方传》:“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
成语意思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成语意思害人性命,抢人财物。指盗匪的行为
成语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及海洋大盗,出没彭湖,杀人劫财,不知坏了多少人的性命。”
成语意思社会骚乱,风气败坏。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治期》:“世扰俗乱,灾害不绝,遂以破国亡身灭嗣。”
成语意思比喻脸色惨白难看。
成语出处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 王知古》:“保母忽惊叫仆地,色如死灰,既起,不顾而走入宅。”
成语意思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
成语意思见“杀人如麻”。
成语出处《新唐书·黄巢传》:“观察使韦岫战不胜,弃城遁,贼入之,焚室庐,杀人如蓺。”
成语意思芥:小草。杀人像割草。形容杀人不当一回事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剿寇》:“不断征云叆叆,鬼哭神号,到处里染腥风,杀人如芥。”
成语意思见“杀人如麻”。
成语出处宋·苏轼《朱亥墓志》:“世之勇夫,杀人如蒿,及其所难,或失其刀。”
成语意思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成语出处清·冒襄《影梅庵忆语》:“群横日劫,杀人如草。”
成语意思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成语出处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成语意思见“拾人涕唾”。
成语出处梁启超《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事事落人之后,拾人唾余。”
成语意思见“拾人涕唾”。
成语出处明·胡震亨《唐音癸签·集录三》:“胡元瑞评诸家云:欧陈率是记事……刘贡父滑稽渠率;王直方拾人唾涕。”
成语意思涂炭:烂泥和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伤心赋》:“在昔金陵,天下丧乱,王室版荡,生人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