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形容愚蠢、糊涂的样子
成语出处欧阳山《三家巷》:“阿炳这孩子傻里傻气,又蠢又笨,打铁不成,当鞋匠也不成。”
成语意思尸:居位;尸利:受禄而不尽职;素餐:不劳而坐食。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成语出处《孔丛子·论势》:“尸利素餐,吾罪深矣。”
成语意思亦作“尸禄素飡”。谓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至公》:“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贪欲无厌。”
成语意思无路可走,比喻没有前途
成语出处欧阳山《苦斗》:“那是死路一条。咱们见不上面了。”
成语意思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洋货充斥,或称十里洋场;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多含贬义。②泛指繁荣的市场。
成语出处茅盾《健美》:“我们这十里洋场实在还不过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成语意思待人势利,势利的人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鸿渐才买了些回去,进旅馆时,遮遮掩掩的深怕落在掌柜或伙计的势利眼里。”
成语意思瘁:劳累。指精神和身体都极度疲劳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1回:“治诸侯,练士卒,神劳形瘁,有所不恤。”
成语意思象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形容事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势可见。”
成语意思势:权势;交:交往。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指趋炎附势的朋友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成语意思失去树林的鸟儿。比喻无处藏身与生活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何乃进不偶用,退不获安,呼吸若穷池之鱼,行止比失林之鸟,忧伤之心,不能亡已!”
成语意思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成语意思形容呆滞,表情冷漠。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偏偏那日人来的多,里头的人都死眉瞪眼的。凤姐只得在那里照料了一会子。”
成语意思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后因以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
成语出处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成语意思情愿丢掉生命也要保住钱财。比喻过分贪财,非常吝啬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51回:“徐良就跳下房来,进了屋子,把十两银子收在兜囊之内,说:‘俺老西舍命不舍财。’”
成语意思犹言身名俱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6回:“今日为公孙枝所诱,死于王城,身名俱败,岂不哀哉!”
成语意思蛇生毛,马出角。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比喻有名无实者
成语出处章炳麟《王天论》:“国家者如机关木人,有作用而无自性,如蛇毛马角,有名言而非实存。”
成语意思形容发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管桦《惩罚》:“还不快往前搜索!傻眉楞眼立在那儿干什么?”
成语意思形容名望声誉败坏到了极点,不可收拾
成语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珊珊》:“邑之仕宦眷属,闻之成不平,声名狼籍。”
成语意思谓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
成语出处晋·桓玄《与刘宰之书》:“孰与头足异处,身名俱灭,为天下笑哉。”
成语意思指专管死丧哭泣的凶神,比喻给人带来晦气的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山上有个强人,平生只好杀人,世人把他比做丧门神,姓鲍名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