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植有红梅偶过李参兼有红白二种因简

明代李舜臣

南州十月桂枝荣,小院梅开近亦明。
色借紫云凌雾薄,香滋玉露入宵盈。
客怀聊得尊中遣,诗句应能树畔成。
天府兼如瑶萼发,从君临赏倍含情。

阅武

明代李舜臣

晨烟万突杂郊氛,遥逐肩舆阅一军。
云薄寒城旌外涌,江鸣远树坐中闻。
人多猿臂堪擒敌,马或龙媒乍不群。
归路徐看衰柳色,似缘钲鼓片时欣。

进贤晓发

明代李舜臣

道路北风发,飘飖吹我行。
他乡换双鬓,残岁转孤旌。
夜雨草根活,晨晖山色明。
经过从候吏,杂树识方名。

风阻涉湖复指进贤

明代李舜臣

始拟残年棹,如闻震泽平。
轻帆虚水色,揽辔复山行。
出郭风扶毂,穿林雾濯缨。
不辞遥役去,霖潦此纵横。

将按饶州

明代李舜臣

正好秋蓬似,因风转未休。
世途轻宦拙,儿女别家愁。
庭次梅初吐,江南橘再收。
蒹葭何处夜,今去泊孤舟。

送陆副使罢归吴江

明代李舜臣

吴下能文者,明时复陆机。
偶逢章水上,已拂早春衣。
啼鸟晴相和,归云晚竞飞。
倾都人正惜,君去掩山扉。

卧起

明代李舜臣

簿书时复暇,聊得掩晴闺。
卧觉衾犹薄,行来鸟正啼。
药畦深石畔,花径绕亭西。
在远心常惬,春兼事事齐。

湖上

明代李舜臣

望极东湖水,春来益可怜。
长堤回草色,斜日澹波烟。
窈窕鸥双下,逶迤渚自连。
何当呼小艇,相与出潺湲。

送傅御史归省

明代李舜臣

江汉滔滔制节繁,榴花五月映归轩。
身边凤字供亲寿,阶下骢鞍荷主恩。
杖屦旧称君子德,诗书今并母仪论。
东南若到称觞日,定有葱烟上里门。

费钟石侍郎宅宴集用联句韵奉酬一首

明代李舜臣

敢拟文星聚此宵,春来冠盖忝相招。
不妨四坐随佳会,实托群公在本朝。
华烛光中清漏滴,玉箫声外綵云飘。
新诗字字归能咏,曾比鸣球尽可敲。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李舜臣简介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