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桂花

明代李舜臣

秋风凋众叶,桂树晚应开。
几日空深院,清香伴碧苔。
拂衣人共觉,移席雁初回。
念独能为客,看花是再来。

明代李舜臣

万里临淄路,顷缘梦里看。
村居还昨似,树色正冬残。
道旧过亲友,怜余勉饭餐。
忽然疏竹雨,催觉曙衾寒。

无题

明代李舜臣

茵席沟渠各所宜,巧耶有道得如斯。
平生正不人怜受,岂有乌头变白时。

送陈给事赴京陈绍兴人

明代李舜臣

明时台谏道俱申,琐闼留朝讽议臣。
补衮宣年多志意,探书禹穴旧经纶。
江城日出青山合,海路云生采鹢新。
共送晨风来祖席,依依应恋玉为人。

吴郎中母挽诗

明代李舜臣

独乘鹤驾去安之,俪美高堂彼一时。
总角图诗多自授,荐筵蘋藻尚人知。
河山百里天书映,邑井千年母德垂。
惟有沾襟身贵后,大夫无日不亲思。

题陈司封荣寿瞻思卷

明代李舜臣

浙水吴山产独奇,为郎宰府众人推。
皇恩并录三迁日,爱子忻承七帙时。
阁上龙章多气色,尊前象服有威仪。
还闻常为称觞罢,永痛游仙更一悲。

饮赵佥子玉别署

明代李舜臣

缘陪众君子,飞盖偶能来。
暝色稀人吏,高堂命酒杯。
月明花露泫,秋晚竹风回。
无限相逢意,羁愁为一开。

近郊宴集值雨

明代李舜臣

出谷旌旗转,缘江鼓吹来。
异方多胜览,春色复相催。
野旷风生竹,山青雨映梅。
惜无今夜月,留酌踏烟回。

同诸公贡院小集

明代李舜臣

最宜南陌静缁尘,况复高城过雨新。
夹路啼莺歌似响,一春踏草到应频。
侵苔薜荔萦初蔓,隔水衣裳挂满筠。
无限夕阳堪共醉,明朝世务恐牵人。

亭上

明代李舜臣

高亭独坐怯馀寒,渐已晴晖转画阑。
杨柳总归湖外色,梅花宛似雪中看。
疏池种竹随春事,散帙挥毫亦暂欢。
回首故人微禄在,惟应拙薄自江干。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李舜臣简介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