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一般成语大全

一般成语大全

  • 消损白日

    xiāo sǔn bái rì

    成语意思消:耗费;损:减;白日:时光。耗费时光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坐食嘉谷,消损白日。”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形神不全

    xíng shén bù quán

    成语意思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洗手奉公

    xǐ shǒu fèng gōng

    成语意思见“洗手奉职”。

    成语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11卷:“宫闱日用之数,视前代不过什二三,而内务府堂郎中皆视为脂膏窟泽,相沿积习,几无一洗手奉公之人。”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相视而笑

    xiāng shì ér xiào

    成语意思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慧生指与老残看,彼此相视而笑。”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相时而动

    xiāng shí ér dòng

    成语意思相时:看准时机。观察对自己有利的时机而行动。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虚声恫吓

    xū shēng dòng xià

    成语意思虚声:假装出一种声势。用虚张声势来恐吓别人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8章:“张勋所谓‘谁敢造反我就去打谁’的一句豪语,不过虚声恫吓,他未尝不知道他的辫子军……并不善于冲锋陷阵。”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当代成语
  • 西食东眠

    xī shí dōng mián

    成语意思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1回:“别人知道是性命交关的事,又谁敢多嘴,倒放骥东兼收并蓄,西食东眠,安享一年多的艳福了。”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相时度力

    xiàng shí duó lì

    成语意思相:察看。观察时机,估算力量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题东汉传后》:“君子救时虽切,必相时度力,以致其用。”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仙山楼阁

    xiān shān lóu gé

    成语意思《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唐白居易《

    成语出处《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省身克己

    xǐng shēn kè jǐ

    成语意思检查自身过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

    成语出处明 钱德洪《王文成公〈大学问〉跋》:“吾党各以己见立说,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咸酸苦辣

    xián suān kǔ là

    成语意思指四种口味。比喻各种世态人情滋味

    成语出处清·张岱《老饕隽序》:“盖咸酸苦辣,着口即知。”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效死疆场

    xiào sǐ jiāng chǎng

    成语意思到边疆拼死报效国家。

    成语出处明 张居正《再乞休致疏》:“虽执殳荷戈,效死疆场,亦所弗避。”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贤身贵体

    xián shēn guì tǐ

    成语意思指身分高贵。

    成语出处《管子 立政》:“虽有贤身贵体,毋其爵不敢服其服;虽有富家多资,毋其禄有敢用其财。”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消声匿影

    xiāo shēng nì yǐng

    成语意思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成语出处语出《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秀水明山

    xiù shuǐ míng shān

    成语意思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消声灭迹

    xiāo shēng miè jì

    成语意思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修身立节

    xiū shēn lì jié

    成语意思提高自己品德修养,树立高尚节操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销声敛迹

    xiāo shēng liǎn jì

    成语意思犹言销声匿迹。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下塞上聋

    xià sāi shàng lóng

    成语意思塞:堵塞不通。聋:耳朵的听觉失灵。下边堵塞不通,上边听觉失灵。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

    成语出处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虚实失度

    xū shí shī dù

    成语意思失度:失调。虚与实失去平衡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一曰矫氏,二曰愈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