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成语意思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学道当如穿井,井愈深,土愈难出。”
成语意思乡曲:乡里。同乡的称誉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
成语意思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在内部发生祸乱的危险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用人》:“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于远境。”
成语意思乡曲:乡里。同乡的情谊
成语出处唐·牛肃《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施。”
成语意思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
成语出处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干转坤。”
成语意思磬:石制乐器。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家贫如洗,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三国·魏·应璩《与韦仲将书》:“夫以原宪悬磬之居,而值皇天无已之雨,薪刍既尽,谷亦倾匮。”
成语意思毫芒:指极细微。形容细微到极点
成语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唐初虽有山水,然尚精工。如李思训、王摩诘之笔,皆细入毫芒。”
成语意思见“心若死灰”。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上杜司徒启》:“失意多病,衰不待年,心如寒灰,头有白发。”
成语意思槁:枯干。形体像枯干的树木一样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成语意思犹心若死灰。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0回:“那个夸说李家小姐标致,说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心中活泼起来。”
成语意思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成语出处三国 魏 徐干《中论 上 治学》:“夫听黄钟声,然后知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
成语意思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文学》:“李氏绝笔之本,悬若日月焉,方之五臣,犹虎狗、凤鸡耳!”
成语意思髯:两颊上的胡子。戟: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杆头上附有月牙状的利刃。胡须又长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张着。旧时形容丈夫气概。
成语出处《南史 褚彦回传》:“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
成语意思心灵像树木石头一样,毫无情感、欲念。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 百丈怀海禅师》:“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四》:“君不以异类见薄,故为悦己者容,北室生心如木石,吾安敢近?”
成语意思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学的人很多,学成的人极少。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
成语出处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第13卷:“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蒋之《万机论》。”
成语意思芒:植物的刺。心里像芒刺扎一样难受。形容心里极其痛苦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8回:“荀息心如芒刺,草草毕葬,即使‘二五’勤兵助攻,自己奉卓子于朝堂,以俟好音。”
成语意思淋漓:沾湿或流滴的样子。形容血肉流滴的惨相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甲志·髙俊入冥》:“狱卒割剔其股文,血肉淋漓,形容枯瘠不类人。”
成语意思犹心如铁石。
成语出处《后汉书·王常传》:“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
成语意思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同“心如铁石”。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卷:“又有一种男不慕色,女不怀春,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没来由被旁人播弄,设圈设套,一时失了把柄,堕其术中,事后悔之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