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成语出处《隋书·高帝纪》:“文经武略,久播朝野。”
成语意思同“无拘无束”。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叙陈正甫》:“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
成语意思同“无计奈何”。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我今日无计所奈,砍了这一束荆枝,负在背上,回山寨见俺公明哥哥去也呵。”
成语意思五经: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
成语出处《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成语意思谓对人表面上简易,而内心明察。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
成语意思谓无法可施。语本宋欧阳修《渔家傲》词:“愁倚画楼无计奈,乱红飘过秋塘外。”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渔家傲》词:“愁倚画楼无计奈,乱红飘过秋塘外。”
成语意思文君:汉临邛富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死了丈夫就与司马相如私奔。指年轻女子丧夫寡居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幸恩》:“奴家杨氏,幼适裴门,琴断朱弦,不幸文君早寡,香含青琐,肯容韩椽轻偷?”
成语意思蜗角:蜗牛的触角;蝇头:苍蝇头。比喻获利甚微,不足挂齿。
成语出处《庄子 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成语意思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成语出处《鹖冠子·环流》:“美恶相饰,命曰复周;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成语意思像瓦器破碎,云彩四散。比喻群体溃散,各奔东西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故其见敌则遂利,如鸟之集;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
成语意思像瓦片破裂,像星星飞散。比喻家人离散,各奔东西。亦作“瓦解星飞”。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义勇第五札子》:“殊不知彼皆队舞聚戏之类,若闻胡寇之来,则瓦解星散不知所之矣。”
成语意思形容众多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晋书·舆服志序》:“张曜日之灵旄,骈罗列布,雾集云合者也。”
成语意思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成语意思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成语出处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
成语意思精纯专一。
成语出处《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成语意思把握:抓住。无法抓住
成语出处鲁迅《风筝》:“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成语意思见“无孔不入”。
成语出处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种种法规,一切措施,马上又变活了,投机是满天飞跃,无空不入。”
成语意思犹言乌合之众。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故汉祖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而成帝业。”
成语意思①无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犹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绪激动至极。
成语出处唐·元稹《唐杜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成语意思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
成语出处《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