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成语出处明 李贽《焚书 答周二鲁》:“遇真正儒者,如痴如梦,翻令见疑。”
成语意思形容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眼宗·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成语意思比喻处境艰难。
成语出处《元史·张德辉传》:“若宰民者,头会箕敛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为害尤甚。”
成语意思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与环境、习俗等不熟悉
成语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20章:“你到你新的工作岗位上去,人地两生,谈何容易,这不就是困难吗?”
成语意思《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后以“如持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
成语出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
成语意思见“如持左券”。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督、抚两大人这次用兵,计虑周详,胜利如操左券。”
成语意思见“惹草拈花”。
成语出处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我非无斩钉截铁刚方气,都只为惹草沾花放荡情。”
成语意思比喻迷恋女色,与配偶以外的女性发生暖昧关系
成语出处明·冯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勾引的惹草沾风泼赖徒,辱没杀受戒传灯好宗祖。”
成语意思同“认贼作父”。
成语出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朋友,虽然在我们之中,有汉奸,有傀儡,有卖国贼,他们认仇作父,为虎作伥,但他们那班可耻的人,终竟是少数。”
成语意思柔:温和。和煦的春风和及时的春雨。泛指和风细雨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四时》:“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百寿,百虫乃蕃。”
成语意思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成语出处《后汉书 胡广传》:“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
成语意思同“认贼作父”。
成语出处蒲韧《二千年间》八:“同时也不能不想那些认敌作父、卖国求荣的大汉奸。”
成语意思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殷中军指殷浩,字渊源。后以“如堕烟雾”、“如堕烟海”形容茫然不得要领或认不清方向。
成语出处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殷中军指殷浩,字渊源。
成语意思谓长期下苦功磨练,以求达到精熟的地步。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三》:“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世乃有日锻月炼之说,此所以用功者虽多,而名家者终少也。”
成语意思时间少,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多。谓心愿一时难以实现。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惟是旦中生平之志,不安于九品之下中,故铭言日短心长,身名就剥,所以哀之者至矣。”
成语意思璋:古代贵重的礼器。比喻人品质高尚,气宇轩昂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如圭如璋。”
成语意思推崇古代,苛责现今。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而又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者众焉。”
成语意思见“荣古虐今”。
成语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不知诗有真本领,未可以荣古陋今之见。”
成语意思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成语出处《宣和书谱·草书·沈约》:“沈约,吴兴武康人也,官至尚书令。少家贫,一意书史,燃膏继晷,昼夜不倦。”
成语意思犹言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成语出处唐 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茹古涵今,无有端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