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罄:尽,完;竹:竹子。砍完所有的竹子做成书简也难以写完。形容事情多得写不完
成语出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盖暴其罪状,罄竹难穷。”
成语意思谓藏匿行踪。
成语出处明·徐元《八义记·锄麑触槐》:“听得谯楼鼓二更,是我潜踪蹑迹,欲刺权臣。”
成语意思巧立名目。
成语出处宋·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今来计会六色人户故免役钱,正与添钱无异,虽巧作名目,其实一般。”
成语意思谓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成语出处义侠《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无端废约于先,吾滇人要求废约于后,气壮理直,谅法人不复狡焉思逞。”
成语意思见“敲诈勒索”。
成语出处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这是大明大白的敲榨勒索,逼人上吊,把穷人往死路上推。”
成语意思见“情随事迁”。
成语出处宋·孙惟信《风流子》词:“奈情逐事迁,心随春老,梦和香冷,欢与花残。”
成语意思切:切合;中:恰好对上;病: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成语出处宋 龚明之《中吴纪闻 王彦光》:“彦光时主丽水簿,慨然上疏陈十弊,皆切中时病。”
成语意思非常整齐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成语意思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7回:“白云观就是他纳贿的机关,高道士就是他作恶的心腹,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骛呢!”
成语意思轻卒:轻装的士兵。锐兵:锐利的武器。轻装勇猛的士兵,手拿锋利的武器。形容部队战斗力很强。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
成语意思喻地方势力强于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
成语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唐玄宗》:“强枝弱本,千古同患。同姓犹然,况犬羊乎?”
成语意思见“强自取柱”。
成语出处《大戴礼记·劝学》:“强自取折,柔自取束。”
成语意思翘足:抬起脚。抬起脚仰着头。形容殷切盼望
成语出处清·汪琬《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吾见憾者方在燕市,而庆者已翘足企首相望江淮之间矣。”
成语意思见“七纵七禽”。
成语出处《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成语意思亦作“七纵七擒”。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
成语出处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成语意思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是小的伏侍他上马,又是小的剥他的衣服,面貌认得仔细,千真万真是他。”
成语意思树的枝叶很多。形容关系错综复杂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辟若伐树而引其本,千枝万叶,则莫得弗从也。”
成语意思同“千态万状”。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道释》:“至于鹰犬驰突,云龙出没,千状万态,势若飞动。”宋·欧阳修《题薛公期画》:“及徐而定视,则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是不亦为难哉。”
成语意思见“千姿百态”。
成语出处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成语意思罔:蒙骗。欺骗蒙蔽君主
成语出处南朝·齐·沈冲《奏劾江谧》:“谓贩鬻威权,奸自不露,欺主罔上,好议可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