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明日可以攻下。
成语出处宋 辛弃疾《美芹十论》:“故臣以为兵出沐阳,则山东指日可下。”
成语意思谓神色严肃。
成语出处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五:“‘这就该说是‘上海的外国小姐’才对呀!’赵夫人正容亢色地说。”
成语意思昭然:明白的样子。指明明白白,可以着见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成语意思指日:可以指出的日期。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九山王》:“由是九山王之名大噪。加翁为护国大将军。高卧山巢,公然自负,以为黄袍之加,指日可俟矣。”
成语意思指被人们所称道、传颂
成语出处清·汪琬《答王进士书》:“相距几千百年,犹昭灼在人口耳。”
成语意思见“转日回天”。
成语出处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成语意思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成语出处《新唐书 张宿传》:“宿怨执政不与已,乃日肆谗甚,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
成语意思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成语出处《史记 魏公子列传》:“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成语意思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成语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九:“可是,咱们就这么直入公堂的去说,还是不行。”又《四世同堂》七:“到这几家去!别直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明白吗?要顺口答应的探听有什么路子可走!”
成语意思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跟着别人说。
成语出处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谓‘众人决不误我’者,比比皆是也。”
成语意思众人:普通人;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国中杰出的人才。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一》:“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成语意思至仁:最大的仁德。指仁到了极点反而忘掉了仁。比喻事物到达顶点容易被忽略掉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任数》:“故至德弃智,至仁忘仁,至德不德,无言无思,静以待时,时至而应,心暇者胜。”
成语意思见“指日高升”。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臣》:“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成语意思道德高尚仁慈的人对待万物一视同仁,无亲疏之别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请问至仁?庄子曰:‘至仁无亲。’”
成语意思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自古至人无梦,梦境忽来,未必无兆。”
成语意思至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忘掉自己,适应客观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成语意思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
成语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成语意思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比喻书法拙劣、幼稚
成语出处唐·卢全《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成语意思峥嵘:山势高峻的样子;引申为不平常;特别。形容不平凡的岁月。
成语出处宋 廖行之《沁园春 和苏宣教韵》词:“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
成语意思守:安于。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
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