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纵目:放眼远望。放眼向远处眺望
成语出处唐·杜甫《登充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成语意思专美:独享美名。指先于别人独享美名
成语出处宋·陈亮《复杜伯高》:“左右笔力如川之方至,无使楚汉专美于前,乃副下交之望。”
成语意思比喻老死多年。
成语出处《毂梁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泰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范宁注:“子之辈皆已老死矣……言其老无知。”
成语意思智:智谋,谋略;勇:勇力。形容人文武全才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自序》:“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
成语意思振:通“赈”,救济。指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性
成语出处《周易·蛊》:“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成语意思舍弃生命,报答一餐饭的恩情。泛指舍死报恩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
成语意思子母:古代称钱币重的为母,轻的为子。比喻轻重并行,维持一定的平衡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货币之重者、大者为母,轻者、小者为子。币轻物贵,推行重币以市贵物,称母权子;币重物轻,推行轻币以市贱物,亦不废重,称之权母。”
成语意思志向高远,又能砥砺操行。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堪传》:“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成语意思朱门:红漆大门;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比喻富贵人家妇女的住处。也借指富贵人家。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娘子朱门绣刻户,妾素无葭莩亲,虑致讥嫌。”
成语意思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成语出处《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成语意思翻脸不认人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咏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过也。”
成语意思旧时所谓秉承天命降世的皇帝。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先生二十五六年前,便识透宋朝的真命天子了。”
成语意思鸷鸟:猛禽。鸷鸟不合群。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猛兽不群,鸷鸟不双。”
成语意思鸷鸟:猛禽。鸷鸟不合群。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成语意思犹彰明较著。
成语出处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这个名目,叫做‘卖疯’,却是背着人在外面暗做的,没有彰明昭著在自己家里做的。”
成语意思故意做样子给人看。
成语出处清·李渔《蜃中楼·双订》:“你们两个起先那样爱他,如今走到面前,又这等妆模作样。”
成语意思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昭彰:明显。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众目昭彰,一传出去,不见得轻放过了你。”
成语意思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给人看
成语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唐纪·景云元年》:“还有一等装模做样如泥塑、如木雕的五经。未尝不扫地。要知。要知。”
成语意思惊惶不安的样子。
成语出处沙汀《在祠堂里》:“堂屋里的洋灯依旧燃着,正中摆着一口白木棺材,棺材附近站着两三个兵士,显出一种张眉张眼的惊惶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