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孥:妻子与儿女的统称。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虽然罪不及孥,只是我死之后,无路可投。”
成语意思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成语出处《宋书·礼志一》:“[《左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张本继末,以发明经意,信多奇伟,学者好之。”
成语意思戏曲演员一出场先把角色的姓名、家世、来历介绍给观众。指作自我介绍
成语出处宗璞《东藏记》第三章:“嵋慢慢地清楚地自报家门。”
成语意思喻美好事物交相辉映。
成语出处蔡寅《游上野博览会》诗:“珠璧交辉近日边,上清高会敞琼筵。”
成语意思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成语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成语意思止、禁:罅;暴、非:指种种坏事。制止种种坏事。
成语出处《庄子·盗跖》:“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
成语意思谓事情来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备。
成语出处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我海军亦于天明发炮,向丹水池一带清军射击,毁美孚洋油栈及火车五辆。清军骤不及防,退之二道桥。”
成语意思指社会舆论
成语出处鲁迅《题记》:“真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又何待于纸笔喉舌的批评。”
成语意思簪:插戴。古代插笔备礼,躬身作揖,表示恭敬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成语意思本:树根。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成语出处《洪秀全演义》第二回:“果然追本穷源,查鸦片进口,都由华商发售。”
成语意思酥:酥油,牛羊奶制成的食品。比喻想要的东西一定得不到。
成语出处《菩萨本缘经》卷下:“譬如钻冰求酥,是实难得。”
成语意思犹言求全责备。
成语出处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仅有某某数字,于四声未合,即姑置而过存之,亦孰为责备求全者。”
成语意思见“钻冰求火”。
成语出处《全元散曲·普天乐·嘲风情》:“姐姐每钻冰取火,婆婆每指山卖磨。”
成语意思比喻徒劳无功。
成语出处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2卷:“影离响绝,云销雾除,钻冰求火,探巢捕鱼,不足言其无也。”
成语意思见“拽布拖麻”。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但得一个生忿子拽布披麻扶灵柩,索强似那孝顺女罗裙包土筑坟台。”
成语意思指平安家信。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
成语出处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成语意思皂:黑。黑白很难分辨,比喻是非不易辨别
成语出处川剧《评雪辨踪》:“穿钉鞋的,你二天来,不要穿钉鞋,要穿草鞋嘛,免得我们秀才要评什么足迹,给他做个皂白难分。”
成语意思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这么一把年纪,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闹出个朝不谋夕的景况来;不饿死就好了,还望翻身么!”
成语意思见“栉比鳞次”。
成语出处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六:“真娘者,吴国之佳人也,时人比于钱唐苏小小。死葬吴宫之侧,行客感其华丽,竞为诗题于墓树,栉比鳞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