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事物独特,极难得。
成语出处明 姚子翼《遍地锦 劝主》:“似这等才调,也算得有一无二的了。”
成语意思谓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
成语出处《汉书·梅福传》:“间者愚民上疏,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众。自阳朔以来,天下以言为讳,朝廷尤甚。”颜师古注:“妨人之口,法禁严切。”
成语意思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
成语意思还有儿童的心态。指年龄虽然大了,仍有像儿童一样单纯的心态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
成语意思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成语出处《隋书 薛道衡传》:“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
成语意思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7回:“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静,原是祀水关镇国寺中长老;后因云游天下,来到此处。”
成语意思殷殷:震动声;田田:宏大的声音。形容声音宏大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向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成语意思殷殷:众多的样子;屯屯:富足的样子。人口众多,财物充足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国疾》:“文、景之际,建元之始,民朴而归本,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
成语意思泄:众多;沓:重复。指话多而重复或做事拖拖拉拉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成语意思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成语意思痈、疽:毒疮。养畜毒疮不医治。比喻庇护宽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若彼小人,便始而互相依托,后则互相忌嫉;始而养痈畜疽,后则纵虎放鹰。”
成语意思友:兄弟相敬爱。形容兄弟之间互相敬爱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成语意思遥遥:远远地。对:对着;向着。远远的对着。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与上房虽然隔着一个院子,却与他夫人卧室遥遥相对。”
成语意思佛家语;认为冤仇终会有报应。也指仇人互相报复。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又谁知苍天有眼,偏争他来早来迟,到今日冤冤相报,解愁眉顿作欢眉。”
成语意思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成语意思只有来的影子没有去的踪迹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或是寻把柴火,把两口棺材放成一堆,烧成灰骨,洒的有影无踪。”
成语意思珠:眼珠。长着眼睛没有眼珠。比喻没有识别人或事物的能力。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熏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成语意思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成语意思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成语意思谓不正当的言行。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虔州学记》:“淫言诐行诡怪之术,不足以辅世,则无所容乎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