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旨:意图。善于迎合,顺承受别人的心意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唐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传》:“刘氏多智,善迎意承旨,其他嫔御莫得进见。”
成语意思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成语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成语意思用镒同铢相比,表示力量处于绝对优势。
成语出处《孙子·形》:“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王皙注:“言铢、镒者,以明轻重之至也。”
成语意思倡:通‘娼’;冶:妖艳。原形容杨柳的枝叶婀娜多姿,后比喻任人玩赏攀折的花草枝叶,借指妓女。
成语出处唐 李商隐《燕春台》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
成语意思古以秋冬为阴,春夏为阳。意为秋冬忧戚,春夏舒快。指四时的变化。语本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成语出处语出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成语意思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游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成语意思比喻事情将会发生的先兆。
成语出处梁启超《新民说》第十八节:“今日中国之现象,其月晕础润之几既动矣。若是乎,则智育将为德育之蠹;而名德育而实智育者,益且为德育之障也。”
成语意思《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后以“渊鱼丛爵”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成语意思指创作诗歌。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一年年觉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咏月嘲花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成语意思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真是养痈成患,将来他的羽翼越多,越难动手哩。”
成语意思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苍苍:深绿色;草木苍翠的颜色。形容草木苍翠茂盛比喻美好兴旺的景象。
成语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如在云中。”
成语意思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成语意思隐隐约约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8回:“那云气如飞而至,隐隐绰绰。”
成语意思模模糊糊,不真切。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我不知怎的,但没人在房里,心里只害怕,恰似影影绰绰,有人在眼前一般。”
成语意思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成语出处《南史 江泌传》:“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成语意思犹:如同。如同鱼得到水。比喻得到投合自己心意的人或环境
成语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与亮情好日密,自以为犹鱼得水也。”
成语意思比喻以寡敌众。
成语出处宋 陈善《扪虱新活 张巡杀爱妾刘昌斩孤甥》:“君以孤城,用一当十,何以能守?”
成语意思一个人可抵挡十个人。形容以少胜多;英勇善战。
成语出处《战国策 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 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成语意思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成语出处《战国策 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 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