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说话不看对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大约二位语不择人,失于检点,以至如此。”
成语意思正经:庄重。形容态度很庄重,很规矩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成语意思同“遗编断简”。
成语出处金·元好问《入济源寓舍》诗:“遗编坠简文章烂,粝食粗衣岁月长。”
成语意思谓佯败而逃,把敌人引入埋伏圈。
成语出处郭希仁《从戎纪略》:“伯英进兵甚猛,谨防中敌曳兵之计。”
成语意思睛:眼珠。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0回:“行者在旁,眼不转睛,看着那怪揭起两三层衣服,贴身带着三个铃儿。”
成语意思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成语出处《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成语意思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成语意思已经形成确定的不可改变的局面或形势
成语出处欧阳山《苦斗》:“她脸上露出万事已成定局的神态,只拿一对感激不尽的圆眼睛瞪着大家。”
成语意思按迷信的说法;指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我到咱家,不能发送爷爷入土,不能伺候奶奶,倒叫我奶奶伺候我,且了自己爹娘。这个不孝,就是阴曹地府下,也自心不安。”
成语意思形容人贪心大,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往苏州走了一趟回来,也该见点世面了,还是这么眼馋肚饱的。”
成语意思犹言越过次序。
成语出处林纾《赠伍昭扆太守序》:“久之,荣于时阶进于显密之途,则非循铨资,托引援,未有榆次超秩,用才地以自进者也。”
成语意思同“一寸丹心”。
成语出处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存赤心惟报国。”
成语意思指书信。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鱼肠尺素,凤足数行,书此谢辞,终知不尽。”
成语意思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成语出处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成语意思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成语出处唐 卢延让《哭李郢端公》:“诗侣酒徒销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成语意思拟订作战策略,定出奇计。
成语出处《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首策之臣,运筹出奇;虓怒之旅,如虎如螭。”李贤注:“《前书》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是也。’出奇谓陈平从高祖定天下,凡六出奇计。”
成语意思次:次序。伦:次序。超越原来的等级次序。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为宰相》:“臣有何功德?有何才能?越次超伦,忽承此命。”
成语意思眼穿:望眼欲穿。眼欲望穿,肠欲盼断。形容盼望、相思之极。
成语出处宋·柳永《安公子》词:“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
成语意思裳:裙子;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成语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成语意思犹一尘不染。
成语出处明·宋濂《贞白堂记》:“堂下种梅花数树,当霜雪严沍之际,众芳摇落,而是花独翘然,散而为春妍冰玉,其葩一尘不缁。”